第(1/3)頁 在俊光跟嘉嘉的刺激下,另外三個鍋蓋頭也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雖然他們都只是小孩子,但卻有著與他們年齡不相符的勤快。 因為他們都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從一兩歲開始,就跟著自己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長期的留守時間里,他們必須讓自己變堅強,變勤快,才能讓爺爺奶奶寬心。 當然,這也是村中大部分小孩的真實寫照。 白石村位于群山之間,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經濟落后,許多年輕父母為了養(yǎng)家糊口,在妻子懷孕的時候,丈夫外出工作,妻子則挺著大肚子在村中干農活。 等妻子生下小孩,將小孩照顧到一歲左右,便要狠下心腸,將自己的小心肝寶貝留給老人照看,然后隨著丈夫一起融入外出打工的大潮里。 因此,村中的留守兒童大多從一歲開始就變成了地地道道的留守兒童。他們一年到頭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只能從爺爺奶奶的老年人手機里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 然后在電話那頭一聲又一聲含淚的呼喚中,慢慢學會喊爸爸,喊媽媽,然后慢慢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勇敢的長大。 南方的冬天很濕冷,雖然不見雪,但徹骨的寒風能把他們的小手掌小腳丫凍到麻木。 特別是一路步行前往學校的路上,不僅要忍受凜冽的寒風,還得忍受偶爾結冰打滑的路面。 盡管如此,他們都不約而同的熱愛著冬天。熱愛寒風徹骨的冬天,熱愛百花凋零的冬天,熱愛村道結冰的冬天。 因為冬天到了,就意味著新年也快到了。 新年快到了,爸爸媽媽就會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某一個他們還沒有睡醒的凌晨,或者是某一個他們剛剛入睡的深夜,悄然回到家門口。 村里的土狗聽到動靜,都會一前一后出叫喊。村頭的兩只狗剛叫,村尾的幾只狗便立即響應。 聽著這此起彼伏的狗叫聲,孩子們從睡夢中驚醒,然后坐在漆黑而清冷的床上,豎起耳朵去聽院子的動靜。 若是鐵門哐當一聲開了,不用說,肯定是爸爸媽媽回來了。那便快下床,穿著拖鞋跑到院子里迎接已經將近一年未見的父母。 如果聽了好一會兒,院子里沒有傳來任何動靜,那就只能懷著羨慕村中某個小伙伴的心思,再次躺到被窩里,蜷著身體,用溫暖的小手掌握著冰涼的小腳丫,向心里的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跟觀世音菩薩祈禱,希望下一次狗叫聲響起時,回來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