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當、當!”李世民宣布登基為帝后的第三天,天邊一抹魚肚白,太極宮承天門上的鼓樓在漫天飛舞朝陽中,敲響了報曉的鐘鼓聲。 激昂的鐘鼓聲從皇宮正門漣漪一般向四面八方蕩漾開來,隨后,成都城內的東西南北各條大街上的鼓樓依次響起,在一波波鐘鼓聲中,承天門、朱雀門,各里坊坊門陸續開啟。 成都城內的道觀寺廟也都來湊熱鬧,道士僧侶紛紛撞響了晨鐘,激昂跳動的鼓聲與高亢悠遠的鐘聲交織在一起,喚醒了大唐帝都,城中百姓一齊迎接從東方天際噴薄而出的旭日朝陽。 太極殿中,身穿節日盛裝的唐朝文武百官一齊躬身行禮,恭請太子、攝政王李世民正位登基。 在山呼海嘯一般的勸進聲中,李世民穩穩地坐在龍椅上,直到山呼海嘯聲完全靜下來,他才又緩緩地站起來。他的神色很嚴肅、很莊重,使階下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他們眼中閃爍著一絲絲瘋狂一般的興奮之色,人人都意識到,原來他們跟李淵、跟李世民拼死拼活的反隋,為的就是今天! “文武百姓是這意思、全軍將士是這個意思、大唐百姓也是這個意思。”李世民的聲音在太極殿上回蕩,每個人都聽出,一向鎮定自若的李世民,今天的聲音竟然有些顫抖:“朕要是繼續拒絕百官、將軍和百姓的意愿,那朕就是對天意的大不敬!所以朕應天下人所請,謹承天命人心,正式于今天登基為帝。” “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聲從太極殿蕩漾開來,就像承天門的晨鐘一般,把它的聲浪傳向四面八方。 李世民站在御案后面,以君臨天下的姿態俯瞰著向他膜拜的兄弟、兒子、文武百官,雖然他早就是大唐的實際主人了,早就接受這些人的膜拜了,可今天的意義和以往截然不同。 以前,他是替父親當這個家!現在,他當起了這個家的主人。 自此以后,他就是大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隨即張開雙臂,當庭讓宦官給他穿上袞冕禮袍,前去承天門祭祀眾神、舉辦登基儀式。 這一次登基為帝,雖然政治意義大于實際,但登基儀式依舊隆重無比,只是因為準備倉促,規模遠遠無法和李淵為帝時相比,然而祭祀眾神、拜祭太廟等繁瑣禮儀結束,一天時間差不多就耗在皇城之中了。 直到一絲不茍的完成了各頂祭拜之禮,聽著太史令念完各種祭文,才又從太極殿出來接受文武百官、道士僧侶、百姓代表朝拜 從太極殿到承天門,漢白玉鋪就的的甬道上鋪滿了朱紅地毯,批紅掛彩的儀仗隊手執畫戟、斧鉞肅立兩則,長長的紅毯上,李世民身著十二章紋皇袍、頭戴十二旒冕皇冠,獨自一人走在這漫長的通道上。 他李世民終于成為大唐王朝的皇帝了。 遙想當年,他年輕氣盛,覺得投身疆場是一生的歸宿。于是在十六歲那年投入云定興麾下,開始了軍旅生涯。雁門之圍結束后,眼見天下亂起,于是他又產生了新的想法;覺得楊廣無道,導致天下亂象四起,大隋亡國已經不可避免,既然人人都做得了皇帝,寬厚仁武的老爹比楊廣和天下諸侯都出色,憑什么當不得皇帝? 當時他只是想把老爹李淵捧上皇帝寶座,然后統一天下,為了這個目標,他和劉文靜提出了向突厥稱臣,以突厥之力肘制楊侗、劉武周等北方諸侯的主張,但是隨著李淵入主關中、大唐立國,他的心態又變了,憑什么自己就當不得太子?憑什么自己就當不得大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如今,他終于干掉了他的弟弟、父親,如愿以償的成了大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幾多風波險惡、幾多坎坷不平像激蕩不息的黃河水,在他的腦海中洶涌著。 貞觀大帝登上了承天門,承天門外的歡呼聲頓時山呼海嘯、此起彼伏!他站在承天門上,目光從向叩頭膜拜的人群上空壓嚴地掃過,極目遠方。 時近黃昏,殘陽如血,血紅色的夕陽照在華麗巍峨的宮墻上,華麗美觀而森然凌厲,給人一種畏怖的凄美。 這一情景,也讓李世民心情忽然變得寂寥起來。 腦海中不受控制閃現出了楊侗所“作”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而同一時間,各路隋軍正向成都城這邊穩步推進,楊侗為首的北路大軍更是集結在離成都城不到兩百里的興樂縣湔水廣漢渡口。 湔水發源于龍門山,橫穿成都平原之后匯入綿水,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在湔水興樂縣廣漢渡口,一隊隊大隋將士通過數百艘小船連成的浮橋走向對岸的興樂縣,在此之前,對岸已經集結了五萬大軍和數十萬石糧草以及大量軍械物資,一頂挨著一頂的大帳延綿數十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