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平府北。 有一勝山。 此山深邃幽靜,山中有一道觀,名喚‘五郎觀’,系梅山一脈。觀主名喚‘丁陽子’,‘梅山十老’之一,乃梅山法教宿老。 這一日。 勝山中。 玉寧子登門拜山,閑話敘過之后,才道明來意:“前輩可知太平府城中獨角怪物是何來歷?晚輩前些日聞聽怪物害人,特去降服。每每將其打出原形,帶出府城后,不多時,此物就會再回到府城中。無論施展何等收禁法門都無用。” 這玉寧子頭戴紅巾,不是旁人,正是十多天前被陳季川撞見,與獨角怪大戰(zhàn)的閭山法教紅頭法師。 他常在大遂南部行走,學(xué)藝有成后,才行走四方,欲要降妖伏魔、板蕩天下。 誰知這才剛動身不久,就遇著難處。 于是這才跑來勝山請教。 “太平府城?” 丁陽子白發(fā)白須,身形硬朗,聞言不由搖頭:“那獨角怪本是一支判官筆,被白蓮妖道暗中供奉,前些年成了氣候,化為精怪,禍害百姓。此怪扎根太平府城,又是判官筆化身而成,帶不走、打不壞,饒是老道也對其束手無策,只能提醒城中百姓,夜間莫要出來行走,避開此怪。” “判官筆?” “白蓮教?” 玉寧子聽了,當(dāng)場一怔。 白蓮教他不陌生。 這是禍國殃民的邪教,蠱惑百姓、殘害生靈,堪稱無惡不作。他們做下惡事,倒是不足為奇。 但判官筆? “是昔日太平府城隍座下文判手中‘勾魂筆’,世間大變冥土崩毀后,萬千神靈隕落,太平城隍也在其列。其座下文武判官、各司大神也都消隕,唯有不少法器或是落在冥土,或是落在陽間?!? “這支判官筆就是其中之一。” “你去過太平府城,應(yīng)該也知道府城中還有傳言是觀音娘娘的腰帶變的‘白布怪’,以及王母娘娘瑤池里的老鴨精下凡的鴨怪等‘太平十怪’,其實都是昔日太平城隍及其僚佐諸神的法器?!? “尋常道人難以動用神道法器?!? “白蓮教收集之后,便以秘法供奉,化為精怪,禍害人間。這些妖道再行走其間,賜符施水,看似救助實則愚弄百姓。傳言說,白蓮教主可能已經(jīng)得到城隍法印,正在暗中祭煉,竊據(jù)神位。一旦成就,將這些神道法器化身的精怪全都收服,為府城百姓除去禍害,自然能收一城香火。” 丁陽子也不隱瞞,將這太平府中隱秘告知。 神道崩。 妖魔顯。 他們這些法教無神靈相助,手段神通大減,以至于道消魔長。不少法教甚至投身妖魔,以求富貴、權(quán)勢、神通、長生。 白蓮教就是其一。 在太平府中根基尤為深厚,饒是他這座勝山也多有不如。 “白蓮教主得到了城隍法???” “若是煉化,豈不是立成一府城隍,過上數(shù)百年上千年,又是一尊黑山鬼王?!” 玉寧子一驚。 昔日黑山鬼王得大青山山神法印,竊據(jù)山神之位,成了氣候。居于冥土,化青山為黑山,建立鬼都,號為鬼王,從此雄踞一方,再難撼動。 要是再讓白蓮教主得逞,這世道恐怕—— “正是如此。” “可白蓮教主生性謹(jǐn)慎,最為神秘。想要找出他的位置,實在太難。只有在他初步煉化神位,尚未真正掌握時,才會暴露出來,屆時才好出手干預(yù)?!? 丁陽子說著。 正要拉攏玉寧子在太平府落腳,一同對付白蓮教,尋找白蓮教主的蹤跡。 卻在這時—— “嗯?” 丁陽子猛地抬頭,看向南面府城方向。 但見一絲若有似無的波動從太平府城擴散開來,緩慢而堅定的逐漸籠罩整個太平府。 這種波動極為陌生。 但丁陽子畢竟道行高深、熟讀典籍,稍微一怔,頓時反應(yīng)過來,一時失色驚呼出聲:“城隍法域?!” …… 城隍正位。 法域鋪陳。 這法域原本淺薄,因香火稀薄,并不穩(wěn)固。即使是丁陽子這樣的梅山宿老也難察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