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轉眼間。 陳季川來到陽朔縣,來到海棠山,已經三個月。 距離盛大陽父子‘入伙’,也有五十天。 大燕世界。 魯長壽過世,也已經是六十五年前了。 這一年。 陳季川一百九十五歲。 在黑獄時,陳季川每年有半年待在大燕。 出黑獄后,每年僅有三個月待在大燕。 人不在時。 身體封存,如同沉睡,出去時什么模樣,進來時還是什么狀態(tài),唯獨此方世界的時間還在流逝。 一百九十五歲高齡。 六十五歲骨齡。 陳季川終于顯出老態(tài)—— 兩鬢霜白。 皺紋漸深。 但腰背卻依舊挺拔,人立在地上,猶如標槍一般。哪怕老了,依舊如同一株青松。 這一日。 泰青山側峰,祖師練功處。 一間大屋內。 上面橫豎交叉的橫木上,吊著上、中、下三層高矮、長短不同的吹毛利刀。上中下各有二十四口尖刀,共七十二口尖刀晃動。 陳季川人立當中。 定睛一看。 只見在那尖刀下,地面上,還邁著一根根木樁。高高矮矮,散亂分布。 人在其中。 腳踩木樁。 不但要注意不能踏空,還要注意躲避、撥打尖刀,不使傷身。 昔日初練‘金刀換掌功’,區(qū)區(qū)八口尖刀,都讓陳季川手忙腳亂,難以應付。 時至今日。 八口尖刀增加到七十二口,平地換成木樁。 金刀換掌功與梅花樁的結合,將此二功的難度提升何止十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