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卷 靈蛇入海_28 棄子-《天殘道君》


    第(3/3)頁

    這是對付一千名蠻族散兵的陣仗?怕是隊伍每天拉的屎都夠把這些蠻子給活埋了吧?

    相距韋馬灘三十里,大軍扎營修整。

    除了吃喝休息之外,每名士卒都分發了事先烙好的干糧,且灌滿了水囊。

    半個時辰后,大軍丟下后勤部隊。全軍急行三十里,奔襲敵營。

    五萬大軍三十里急行,那場面可真不是一般的震撼。

    放眼望去全是人頭,根本看不到邊。一面面旌旗被風繃的筆直,揚起的塵土如同掀起的一場沙塵暴。除了偶而的馬嘶聲和軍官傳令,幾乎聽不到士卒之間有什么交流

    說話的聲音。腳步踏在地上的隆隆之聲,如同奔涌咆哮的江水,大地都隨之顫動。

    大軍身后,一萬多名后勤部隊緩緩而動,遠遠地跟在了大軍后面。

    三十里的距離,以蠻族的探查能力應該早就有所警覺了。不過此時大軍顯然沒有繼續掩飾行蹤的意思,擺明了就是要在對方增派援軍之前用蠻橫地方式硬攻下來。

    一千多名蠻族士兵,哪怕不是正規部隊,也有正面抗衡江洲四五千步卒的底氣。可是當軍隊的這個數值再翻十倍的時候,他們就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了。

    僅僅在兩輪弓弩攢射和騎兵的一次沖鋒就徹底瓦解了蠻族士兵的防線。連同他們簡陋的營地一起,都像掉到水池里的棉花糖一樣迅速消融殆盡了。

    占領韋馬灘后江洲軍隊迅速鋪散開來。卡住交通要道,剿滅殘存的逃逸蠻族士兵和游蕩潛伏在四周的斥候。兩艘停靠在港的巨艦起錨欲要逃走,被隨軍修士踏浪追上,變成了兩個浮在海上的巨大火球。

    緩緩走在路上的輜重部隊也在此時接到急行軍的命令。一曲游弩騎兵趕回,在部隊的四周游走警戒。

    無名跟著大部隊一身塵土地進入了軍營的警戒范圍。才剛剛停下運輸的車馬,輜重隊伍中就分出了五千人,帶著工具手腳麻利地筑起了防御工事。

    組裝式瞭望臺最先立了起來。然后在幾處高點上布置下崗哨,架起巨弩。迅速的砍伐樹木制成拒馬,在外圍挖掘出壕溝澆灌火油。

    選擇好的地點,事先準備的工具以及行動時的有條不紊,都如同演練過無數遍一樣。

    要是到了現在還有人說這些是臨時做的決定,估計連包吞天那種智商都不會相信了。

    別說無名這種小卒子搞不清情況,連五名位高權重的昭武都尉都是云里霧里的。唯有老成持重的武義將軍王斌知道內情,卻是始終是一副避而不談的架勢。

    可若是有一張鳥瞰整個沿海布軍地圖的話,這些具備一定軍事素養的將領就會對當下的局勢有所判斷了。

    蠻族的沿海防線就像一張展開的包子皮,而這股奇兵就是一坨硬塞進來的包子餡。放任不管的話,他們不但會成為一股阻斷蠻族之間呼應的力量,而且會不斷蠶食掉周邊的蠻族勢力。可如果蠻子想要吃掉這支插到身后的江洲部隊,就必須收攏起包子皮。必然會因為兵力的調整而把更多的海岸線讓出來,那樣的話蠻族將失去對許多港口的把控權,陷入到補給匱乏的被動局面。

    蠻族最理想的做法是從附近調兵,以最快的速度殲滅掉這股力量,然后趁江洲部隊尚未在他們放開的地方站穩,再殺一個回馬槍,重新回到先前的僵持局面。

    也就是說,從發起突襲的那一

    刻起。雙方的決勝關鍵就是時間!

    這股奇兵堅持的越久,勝利的天平就越倒向江洲一方。

    這是個陽謀,是硬塞到對方嘴里的肥肉。一塊哪怕嚼不爛也必須捏著鼻子咽下去的肥肉。

    不奢望殲敵多少,牽制住的蠻族士兵越多越久,這只部隊存在的價值就越大。

    或者換一個說法:這支六萬多士兵組成的大軍,從出發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這場戰役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一枚棄子……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博客| 固始县| 米泉市| 锦屏县| 乐陵市| 加查县| 华安县| 永宁县| 绥滨县| 嘉荫县| 西丰县| 红安县| 皋兰县| 乌海市| 莱西市| 安平县| 平武县| 青州市| 沁源县| 嘉黎县| 丁青县| 新余市| 沙田区| 寿阳县| 喜德县| 杂多县| 财经| 宿松县| 铜陵市| 龙游县| 敦化市| 吉木萨尔县| 肥城市| 罗城| 岳西县| 桂平市| 沅江市| 宾川县| 基隆市|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