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位小兄弟,你煞氣沖天,異于常人,我這里剛好手抄一本《破障經》,一百塊錢便宜賣給你,你買去在神像面前祈禱,誦讀一遍,然后燒掉就可以,煞氣會自然破除。” “大師,你看我像不像個智障?!? “罷了,不強求,少年人,等你煞氣騰升無法收拾,再回來求我,到時燒上十本《破障經》吧?!? 香火老頭嘮嘮叨叨沒幾句,就開始向徐直推銷他的手抄經書,還玩故縱欲擒的計策,這也太不專業了。 “阿土伯,你又拿那堆爛經書來騙人了,徐直你錢收好點,別讓他看到了,他老人家眼可尖著呢,誰有錢,誰沒錢,一下就看出來了?!? “你是老古那家伙的孫女吧,一眨眼就長這么大了,哎呀,都說過多少次了,在外地人面前不要戳穿我,那樣阿土伯晚年會過的很艱辛啊,阿土伯這又不是騙人,靠天賦吃飯也是本事,天地循環,總有一些小道理的?!? 古包包沒說兩句,大師現出原形,讓徐直一陣哭笑不得,看來是他形象穿著和本地人格格不入,才會被阿土伯盯上。 蓮花古廟石頭木頭泥菩薩神像一堆,常駐活人就香火老頭一個,吃喝住用全靠施舍,這老頭時不時扮下神棍弄點錢財,生活倒也滋潤。 “走走走,徐直,我們去看洞祠隸的寶貝去,阿土伯我們走啦。” 一般的祠,供奉先輩時,大多篆刻其光輝事跡,人生幸事,讓后輩緬懷,而在梅山鄉,這些先輩除了在碑上刻下一個名字,周遭刻畫的多是其生平修煉心得所學。 “一樣的修煉法,每個人修煉不同,感悟不同,篆刻就不一樣,有不少還是后輩依先人的修煉筆記等資料仿寫上去的?!? “看,這篇真武經,我記得聽阿土伯以前說過,謄寫了二百三十七種練法心得?!? 密密麻麻的洞祠,就是梅山鄉先人的一座座武冠冢,獨特的習俗,也造就了獨特的文化沉淀。 “有趣。” 徐直眼睛掃過,石壁上細小的字映入眼簾,這些先人大都修煉水準不高,看了近百人,其中最高成就是專家修煉者,那低修為的,便在強身健體者范圍徘徊,每個人對修煉所學刻畫重點不一樣,造成了石壁上武技和練氣術萬千景象,形態各異。 “你們先輩真了不起,若是有后人修煉時遇到先輩們的情況,最少能對癥下藥一番。” 先人們遇到的問題,有的自行做了備注解釋,有的至死都沒想明白,一些解決了問題的后人又取了石碑篆刻,放置在一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