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如玉 第二十五回 冤家路窄-《誅魘》
第(2/3)頁
下山的路途雖有險峻曲折,可畢竟難不住二人,反是秦慕風對于習練八極的迫不及待溢于言表,幾乎是三步一小問,五步一大問,小至握拳姿勢,大至呼吸吐納之法,接踵而來,煩得蔣玄哭笑不得,決定暫緩進城步伐。
西白山腳下的下鹿苑寺建于宋元嘉二年,此寺座北朝南,三面環山,周圍松林,高聳入云。寺前寬闊,一片響亮。寺有三進: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殿柱均是一圍多粗的古木,盡顯莊嚴,還有廂房、僧房不下百間,水井十八口,寺周回廊曲折,寺背泉水流入其中,有泉水環繞,小橋相連,還有玉虹亭可觀飛瀑如練。正如宋詩人盧天驥《下鹿苑寺》所詠——
著地嵐陰撥不開,傍閑同到妙高臺。
老僧只恐泉水少,坐遣飛龍喚雨來。
秦慕風與蔣玄便在這下鹿苑寺外駐留,下鹿苑寺為上西白山的必經之路,在此駐留,一來防范沈家帶人上山尋仇,二來,卻也可助秦慕風熟習八極,磨練棍技。從一招一式的指點,不眠不休的習練,到揮拳千遍,身法自然的嫻熟,秦慕風僅用了三日,自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之功,而后更將白猿所傳步法融入其中。
“嘭!”“嘭!”“嘭!”
一棵直徑尺粗的樟木下,秦慕風不斷的變換著姿態,不住的以肘、胸、肩、背用力的撞擊,落下樹葉如雨,空氣中的樟樹的清香味漸漸濃郁,幾組做完,便在空地上動如脫兔,騰轉挪移,拳如悶雷,虎虎生風,與這廟外的魏然景秀相映成趣。
前來上香的香客循聲而來,駐足圍觀,儼然將二人看作賣藝者,廟宇內的一干僧眾自以慈悲為懷,于是乎秦慕風只顧“耍雜”,蔣玄則順勢收賞錢,幾日下來,不少鄉人慕名而來,荷包也鼓了起來,江湖上所謂的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卻也不過云云。
幾日內,秦慕風拳法在言傳身教以及自身的刻苦努力下也已有小成,同時在蔣玄指點下,棍法中融入基礎的劈、崩、掄、掃、纏、繞、絞、甩、攔、點、撥、挑、撩、掛、戳等技法,大有精進,第九日上,二人照著江湖規矩進了香火以謝寺院收容,方才向縣城邁步。
當記憶中那一條遼闊壯美的剡溪與巍峨的鹿胎山交相呼應的映入眼簾,秦慕風激動難掩,那厚重的古城墻,自三國孫吳時期建成至今,見證了多少朝代更迭世事變遷?它曾令唐末裘甫農民起義軍三日內抗擊唐軍八十三次搶攻而不敗;金兵南下時,紹興縣內“屬縣皆潰,獨嵊令宋宗年(憑借城墻)率眾堅守,民賴以安”;《資治通鑒》中記載:“今浙東諸縣皆無城,獨剡縣有城,猶為完壯”。
剡山書院的書聲朗朗依舊,可是,縱使是自幼朝夕相處的熟悉場景,可身邊家人無跡可尋,秦慕風心中也難掩“月與燈依舊”的落寞。“家人下落有線索嗎?”看著秦慕風黯然失色,若有所思,蔣玄關切道。這幾日相處下來,伴隨著秦慕風拳法精進的,還有與蔣玄亦師亦友的關系,是以秦慕風將多年遭遇事無巨細的告知了蔣玄。
“或許可從堂弟秦良處得知。”秦慕風應道,“蔣叔,不若我們先辦正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化市|
周至县|
苗栗市|
电白县|
巴南区|
广水市|
浮梁县|
景泰县|
金川县|
临澧县|
石门县|
榆树市|
安泽县|
大厂|
汉中市|
芦溪县|
堆龙德庆县|
陆河县|
句容市|
乐都县|
民县|
乌拉特前旗|
宁河县|
黔江区|
太原市|
澄迈县|
新河县|
平顶山市|
股票|
漳州市|
遵义县|
喀喇|
萨嘎县|
平顺县|
鄂托克旗|
中方县|
十堰市|
曲阜市|
丰顺县|
庆云县|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