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二章 百年大計-《何日請長纓》


    第(1/3)頁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大家只覺得宿酒未醒,已然是上班的時間了。眾人互相說著拜年話,其樂融融地走進車間或者辦公室,迎面而來的是單位領導遞上的一份“征求意見表”。

    “征求意見?什么意見?”

    所有的人都莫名懵圈,但當他們看罷意見表開頭的文字之后,便一個個情緒激昂起來。

    在那意見表的說明上,第一句話便是“教育乃百年大計”,接下來便聲稱廠部接到許多職工的反映,批評廠子弟中學和子弟小學的教師隊伍渙散,工作敷衍塞責,教學質量低下。一部分教師缺乏基本的教學能力,完全是憑關系進入子弟校任教。還有一部分教師非但業余時間當家教賺錢,甚至經常請假去社會上的其他學校走穴。

    意見表稱,子弟學校關系全廠職工下一代的前途,即便是那些子女已經中學畢業的老職工,也存在第三代受教育的問題。由于孩子的教育不容耽擱,廠務會決定立即啟動對子弟中學和子弟小學的風氣整頓,并就此問題征求全廠職工的意見。

    “還征求什么意見,子弟小學的那些老師,有一個算一個,全開除了都不冤!”

    “總算是有領導關注子弟學校的事情了,尼瑪,廠領導都有本事把孩子弄到市里的學校去讀書,我們這些窮工人的孩子全給耽擱了!”

    “支持!如果廠里能夠把子弟學校搞好,我給廠長送錦旗!”

    “沒說的,就沖著老周愿意關心子弟學校的問題,以后老周說啥,我絕無二話!”

    臨一機600名在職職工,有一半以上有正在學齡期的子女,其中有能力把子女送到廠外的學校去就讀的,連0%都不到,大多數人的孩子都是在廠里的子弟學校上學的。

    90年代的基礎教育體制比較混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政策。在臨河市,義務教育階段是采取劃片包干的方式,像臨一機這樣的部屬企業,如果要把職工子女送到市里的學校上學,就要給學校交“借讀費”,每人每年高達2000元。臨一機有自己的中小學,自然不會給職工交這筆錢,職工的孩子要么免費上廠里的子弟學校,要么就自己掏這2000元去上市里的學校。一年2000元的負擔,有幾個職工能承擔得起呢?

    到了高中階段,就分為兩種情況。市里有幾所重點高中,是完全不收費的,前提是你能夠考上。如果考不上重點,要上其他的高中,就同樣需要收錢了。

    正如于曉惠向唐子風說起過的,臨一機的子弟中學由于教學質量差,已經有幾年沒有一個人考上臨河市的重點高中,孩子們只能接著上廠里的高中,而廠高中的質量就更是不堪,這又直接影響到了廠里子弟的高考。

    時下,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日益被國人所接受,上大學就意味著能夠出人頭地,考不上大學就意味著只能去干體力活,拿一份低微的工資。廠里的職工們平時湊在一起,三句話里倒有兩句是在談教育,尤其是那些孩子面臨中考的家長,其焦慮可以謂是感天動地。那些孩子還在上小學的,也已經受到了感染,一個個提前就在琢磨著是不是要咬咬牙,將來花一筆大錢讓孩子去市里讀初中。

    就在這個時候,廠里突然提出要重視子弟學校,大家的情緒豈能不被煽動起來。一時間,再沒人關心什么生產、獎金之類的問題了,每一個車間班組、每一個機關科室,議論的話題都是子弟學校該如何整頓。

    再往下看,意見表上的內容就非常具體了。廠里的思路是,首先,用高薪從社會上聘請兩名退休的資深中小學校長,分別到子弟中學和子弟小學當校長,再聘請若干名退休的優秀教師到子弟學校擔任教研室主任和年級組長。

    接著,便是對子弟學校的現有教職工進行考評,教學能力差、學生評價差、三天兩頭請假不上課的那類人,一律轉為待崗,基礎工資暫時只發一半,績效工資全扣。能夠躲過待崗命運的教職工,也要分成三六九等,等級與績效工資掛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莱州市| 咸丰县| 平昌县| 青铜峡市| 曲沃县| 乐亭县| 西吉县| 韶山市| 通辽市| 双流县| 常山县| 灵寿县| 东山县| 洛宁县| 柳林县| 于都县| 湄潭县| 枣庄市| 麟游县| 神池县| 潜山县| 泾源县| 环江| 女性| 西丰县| 中牟县| 石阡县| 温泉县| 怀宁县| 南平市| 建平县| 泾川县| 河津市| 萝北县| 托克托县| 邳州市| 东海县| 那曲县| 亚东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