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著崔智恩不語,蕭鵬繼續(xù)說道:“到了我們?nèi)A夏隋朝的時候,他們半島終于完成了一個統(tǒng)一國家的形態(tài),而隋文帝楊堅時候,要求四方臣服,結果半島不愿意,楊堅父子四次興兵征伐,當然,后朝是說這四次征討大敗而歸,其實呢?那是把朝鮮打成狗??!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回來,不然隋煬帝楊廣怎么能有資本修建運河等?” 喬迪又不解了:“為什么后朝要說四次征討都是大敗而歸呢?” 蕭鵬笑道:“剛才我說了,那時候出征之前都要發(fā)布檄文,楊廣在半島獲得了大量財富是不假,但是這些財富并沒有分到貴族手里,而是用來修建運河,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造成了后來的亂世,各方諸侯起來反對楊廣,最后推翻楊廣的正是李源,他兒子是誰?正是‘歷史PS達人’李世民?!? “‘歷史PS達人’?”喬迪對這個稱號很感興趣。 蕭鵬點點頭:“李世民是我們?nèi)A夏的一代明君,但是有一點他也是無法逃避的,就是他對歷史記載動了手腳,比如他說什么老子是他祖先;比如說楊廣,他所有的功績都被李世民一筆帶過,只有壞沒有好;再比如當年他們家對突厥稱臣,取得突厥支持后起兵造反也一筆帶過;李淵主動起兵造反變成了被動起兵,目的是把李淵描繪成一個忠臣形象,符合我們?nèi)A夏道德要求;而后來的‘玄武門之變’也成了他兄弟無能無德想要干掉他,他被動反擊,可憐的建成元吉,李淵起兵造反,這兩人一直在外征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如果真的是史書里說的那么差勁,為什么外派征戰(zhàn)的是他們兄弟倆而不是李世民呢?卻被待在家里的李世民給干掉了倒也委屈。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楊廣對半島的四次掠奪,到了李世民嘴里,就變成了四次潰敗了。這也可以理解,歷史永遠是為勝利者服務的?!? 蕭鵬聳聳肩:“還有什么好說的?反正那邊也就成了提款機了,沒有奴隸女人就過去走一趟,李世民是什么人?一代明君啊,繼續(xù)打丫的,最后半島實在受不了,老老實實的稱臣了。當然,對唐朝稱臣并不是什么壞事,當倭國那時候攻打半島的時候,唐朝就派出了援兵。哦,說到倭國,他們比朝鮮處境好很多,那邊和我們隔著一片大海,元朝時候華夏想去滅倭國,結果一場大風摧毀了華夏的艦隊,所以華夏不能沒事抽倭國,而倭國則可以積蓄力量,沒事抽半島一次,所以,這倭國的歷史不是被華夏抽,就是被倭國抽?!? “不過自從唐朝征服半島后,他們又開始了一片亂戰(zhàn),到了公元936年他們才再次統(tǒng)一,也就是所謂的‘王氏高麗’。結果特么的還沒來及慶祝,那牛逼的唐朝掛了,輪到宋朝上位了,這也就意味著契丹人來了。五十年后,他們又被契丹人擊敗,開始向契丹人稱臣。當然,那時候宋朝也不好過,北宋也讓契丹給打敗了,但是北宋比半島有骨氣啊,和女真聯(lián)手干掉了契丹人,不過女真人又翻臉干掉了北宋,半島只能又去臣服金國的女真人,而這時候南宋還在和金國打得不可開交。” “就在兩邊打得熱鬧的時候,蒙古人又來了,把金國南宋一窩端建立了元朝。這元朝人多兇悍就不用說了,繼續(xù)打半島,這次直接把半島給滅了,劃入了元朝的版圖,半島成為了元朝的一個行省,也就是‘征東行省’,這是半島第二次納入華夏版圖。你說說這半島,從漢武帝時期到元朝,一千五百多年一直在爭取獨立,最終又特么的被華夏納入版圖,他們不絕望么?” “但是也算他們運氣好,元朝很短暫,最后半島擺脫了元朝控制,開始向明朝稱臣,那時候他們國家最偉大的王李成桂誕生了,重新統(tǒng)一了半島。不過這位李成桂可不像半島之前別的‘王’那么有骨氣,直接向明朝全面臣服。不過這也沒辦法的事情,誰讓有骨氣的人都死了呢?現(xiàn)在半島的國號還是朱元璋給定的:當時李成桂統(tǒng)一半島后,很自覺的將兩個待選國號上奏朱元璋裁定,一個是‘朝鮮’,一個是‘和寧’,朱元璋御筆欽定為‘朝鮮’,取‘朝日鮮明’的意思。你說一個國家連國號都是別人給起的,這能說明什么?他們國家還有歷史么?” 聽了蕭鵬的話,喬迪看向崔智恩:“崔小姐,蕭說的是真的么?” 崔智恩聽后拼命搖頭:“我們國家的歷史書可不是這么寫的!這絕對不是真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