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帝王豪賭術-《向天借道萬萬年》
第(2/3)頁
一行五人,算上如今化作人形的小書童,其實是六人。
領路的,是這關京青天樓的負責人,同樣是一位擔得上美人四字的婦人。
瞧著玉仙子的恭敬中帶著一絲親昵,這青天樓的管轄委實是不錯。
六人坐著馬車進了皇宮大院,比不得岳天澤的豪氣,只能分坐兩輛馬車。
真瞧見這位一直聞其名,卻不見其人的北晉皇帝,單雙不由得打心底贊嘆一句,“威滿四野!”
一頂金色走龍冠龍行虎步,多是讓單雙瞧見了一絲黑娃的跡象。
別人或許不清楚,能有黑娃背影的人,在單雙這里,便是最大的贊賞。
舉手投足之間,威儀流淌,令人生畏。
北晉沒有太監,只有宮女與侍衛。并非是一直沒有,而是在這位夏家皇帝上位之后,推陳出新,改革了太多政法。
其中,便包括了這么一條。故而,這位皇帝的諸多法令,都是單雙眼里的圣賢明君。
在侍衛的通傳后,沒等眾人進去,皇帝便率先出來迎接。
這等禮儀風范,更是讓單雙對這皇帝多了一些好感。
當然,更多的是因為這易公子是非凡人。能掌控青天樓這個龐然大物,敢直言阿牛玉垂山之人,那里會是一個被逐出師門的道家子弟那般簡單。
若真是如此,道家的勢力又該是多么的磅礴。
這次邀請,絕非是一時興起。眾人趁著夜色而來,宮里早就在保和殿內設了宴席。
宴席很正式,一步步,儒家禮儀盆滿缽滿,一絲不差。
好在單雙曾下過苦功,老師要求也甚是嚴厲,自己機靈些,倒也不至于出丑,也算是得體二字。
清水先生就曾夸獎單雙,禮法尚可,絕非是一句順嘴。
皇帝抬杯,正直中年鼎盛時,一言一行,都讓周圍的宮女畢恭畢敬。
易公子抬手還禮,老船夫和玉仙子自是跟上,恭敬自有,卻少了一絲意味。
自古山上人,山下王朝。不比得君臣二字,算不得平民之中。兩者之間的交錯,便自有其中的方圓規矩。
真要說,以沙老一腳踏臨仙的劍仙境界,便不是尋常世俗王朝能夠攀比的上。
只是這北晉,雖是離不開世俗王朝,可真要以世俗王朝去對待,那定是要吃大虧。
青天樓的掌權人易公子,不曾逾越半分禮儀。至于私交之中的易公子,似乎也向來是平易近人。
唯有單雙很認真,讀書人以君王,雖暫且算不上臣君,卻是起身而謝。
夏皇笑道,“此次宴請算是私宴,不必太過礙于規矩,一切隨意便好。我北晉自我上位起,朝堂是朝堂,私交是私交,并不搭噶。”
單雙點頭,坐下吃酒。
夏皇又對老船夫笑道,“沙老!我這皇宮還有一介小天池,若不嫌棄,可在關京多留幾日,不說是助你登上臨仙,多那么些底蘊,還是能做到的。”
老船夫有些猶豫,見公子點頭,這才起身謝道,“多謝夏皇相助!”
這次夏皇倒是受得安然,又與易公子講了些許雜事。只是內容,單雙不怎么懂,也不愿意去深交。
不管是夏皇還是易公子,其實真論身份,都不是他能比的。
來這皇宮,抱著行萬里讀萬卷書的心態,多是想長長見識。清水先生的四季全書之中,便多有包括這皇宮的諸多描摹,但身臨其境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鱗次櫛比莊嚴肅穆,宮里的規矩向來是天下最多的地方,能夠與之一比的,怕是世間只有一個地方。
天文山!儒家圣賢之地。
但就是儒家圣賢之地,其實更多的是軟規,而這宮里,是硬矩。
軟規,尚且只是人與人。硬規,更是物與物。
哪怕只是隔著一堵墻,便是天差地別。身份地位,就是點頭可殺人。
在想想地龍溝里的鄰家,那一絲絲冰涼似乎也不再是那般冷酷無情。
單雙思慮之際,卻是歌舞升平。回神,單雙看得仔細。人美,舞更美。
一曲遮面,一舞蒼穹。
是曲中曲,是舞中舞。
玉仙子都不知何時取出了玉琴,一時曲動,更是飄然若仙。
論音律,單雙不懂。但論這首舞,單雙其實還算是有些了解。
舞名蒼穹,很有深意。真正出處,其實是一首禮儀之邦。在老師所教的儒教禮儀之中,多有涉及和記載。
是儒家先賢所創,后流傳萬世,便在世俗王朝發揚,多是贊美王朝的儒教禮儀。
而這蒼穹一舞,第一創始人,其實是兵家賢能。借以禮儀之邦改的一首兵家對禮儀二字的理解。
在兵家禮法之中,陳靜宜也曾與他介紹頗多。就個人而言,陳靜宜對這蒼穹一舞的贊賞不低,甚至可以說是很高。
故而單雙也在其余篇章中,對這一首蒼穹多有注意。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