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辯論-《不世奇才》
第(3/3)頁
“讀書人好是好,但是只存在于思想,一個國家要強盛起來,還要靠雙手與雙足,這也是為何人有雙手雙足,但卻只有一個頭顱,便是讓我們多動手多勤務。”柳宗禮嘆息一聲道:“我來為你說幾個歷史典例來佐證。
高啊,想不到在這古代還能聽到這種以形喻理的高級理論,沈風虛心說道:“愿聞其詳!”
接下來柳父說了幾個經典故事來佐證他的說法,而沈風靜靜聽著,想來他是愛國人士,心系于國,和他這個外來戶不一樣,他剛融入這個時代,愛國情操還沒睡醒,但聽柳父這樣說,心中卻有別的意見,但出于尊敬老者,沈風認真聽著。
柳父對他的態度還算滿意,繼續道:“一個國家要強盛起來,文治武功缺一不可,但像現在歌舞中粉飾太平還是少點來得好。”陶醉在憂國憂民情緒中的柳父,忽然醒覺道:“我這老頭子話有些多了,人老了難免有些嘮叨,莫要見怪。”
雖然我理解不了,但你的精神我還是要贊揚的,說了這么多我也得表示一下拍個馬屁。
“假如人人都像柳叔這番心思,我大華何懼外敵入侵,但鮮少人有柳叔這般長遠心思,但都是目光短淺只人只執著于權力斗爭,驕奢淫逸!”其實沈風很想告訴他,朝代交替是必然的,這只是歷史向前展的一個縮影。
見他與自己見解一致,也許是找到知音似的,柳父興致大好,繼續說道:“本來讀圣賢書是為了強民富國,如今讀書卻使得這些讀書人國難將至,故之于我。”
柳叔有心談國論家,沈風也搬出自己的一些見解,說得好不好是令一回事,但總歸尊敬長輩了:“柳叔,我看問題的結癥并非出現這些讀書人上。”
柳叔眼睛一亮,忙問道:“那依小兄弟之意呢?”稱呼變成小兄弟,是把他當一個談話的朋友,關系更為親切。
“我們現在耳聞目染的這些,只不過是國家文化傳播的一個結果。讀書人為何不思國難依舊沉迷聲色,問題就出在這個書上,讀什么書都是國家傳播的,讀書人有什么思想,也都是國家通過書文典籍傳播的,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要掌握一個傳播方向,把這個方向以書文典籍的介質傳播給子民,這樣他們讀了書,便會產生國家想要的思想,思想一致,當國難將臨時,君民才能一心,到時該歌舞升平時便歌舞升平,該慷慨赴義時便舉起長刀。”
雖然有點詞匯柳父聽不懂,但大概意思聽明白了,而且有種豁然開朗的舒暢感,不住的點頭,柳父贊嘆說道:“你一言人深省,看問題比我這個官場老兒還透徹。”
柳婉詞也在一旁靜靜聽著,對于他一些耳目一新的言論早已領略過。但沒想到他們只是第一次見面,便能聊得如此投機,想到父親此番來的用意,桃腮霎時映上一道紅霞,煞是好看。
沈風謙虛道:“小生身在底層,看問題自然從根源出,這涉及一個‘對視’,旁觀者清而已。”兩人打開話匣子暢談起來,他們一個是官,一個是平民,一個沒有官架子,一個沒有平民覺悟,相談甚歡。
沈風覺得能把柳婉詞教育成這么完美的女性,和柳父的教導是分不開的,人的性格從到七歲就已經定格了,所以家教決定著一個人的性格,所謂虎父無犬子,那慈父則出淑女,柳父必然是個容易親近的人,從他看女兒的眼神就可以讀出濃濃的慈愛,便把柳父當成一個普通的長輩來對待。
而柳父身居高官,平常人見了他都是阿諛奉承,同僚之間也是陰謀暗算利益勾當,很少人能像他這樣像聊家常和他相處,更難得有一個朋友自內心的單純聊天,令他今日話多了起來,而他的言論和眼光更是一個年輕人所難得擁有的。
從柳家離開后,便回到自己的住處休息,準備明天大干一場。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策勒县|
汝州市|
潞城市|
左权县|
东台市|
商河县|
慈利县|
灵川县|
永嘉县|
青州市|
滕州市|
绿春县|
靖安县|
新绛县|
佛冈县|
鄂尔多斯市|
新营市|
郎溪县|
天等县|
玉门市|
惠安县|
福泉市|
宁波市|
阿拉善右旗|
紫阳县|
通榆县|
汤原县|
东平县|
南平市|
郯城县|
宿迁市|
文成县|
桦川县|
武清区|
鸡东县|
静安区|
遂平县|
四会市|
葫芦岛市|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