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瞻基見楊大少爺?shù)哪抗庥洲D(zhuǎn)向爐子那邊,忍不住撇了撇嘴道:“話說,你這幾天一直在燒這些石頭干什么?還讓人特意從西山弄石頭回來?” 楊少峰無奈的嘆了一聲道:“還能干什么?不是答應(yīng)你折騰修路的事兒么,這不就是在試驗?” 朱瞻基好奇的打量著爐子,疑神疑鬼的道:“不是,你傻了吧?直接拿石頭去鋪路,上面再夯上一層三合土不就行了?你非得燒石頭干什么?這都燒了多少了?” 楊少峰指了指爐子道:“這爐子是學(xué)堂動工的那天下午弄好的,從第二天開始到現(xiàn)在,一共試驗了各種不同的石頭一十三次,眼下這是第十四次。 至于為什么要燒石頭,是因為我從一本古籍中看到的,說是將某種石頭燒成粉末,冷卻之后摻水和成泥漿,不僅粘性很好,比糯米汁還要強上三分,而且晾干后會很結(jié)實。 現(xiàn)在我打算把這玩意折騰出來,不僅僅用于以后的修路,還能用于現(xiàn)在正在修建的學(xué)堂,以后更是能用于筑城。” 朱瞻基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這東西的巨大作用——要是這玩意多一些,草原上還會有什么問題么? 心頭頓時火熱起來的朱瞻基也顧不得再想剛才挨揍的事情了,眼巴巴的望著楊少峰道:“那本古籍呢?拿來借我瞧瞧?” 楊少峰嘆了一聲道:“這是我小時候看到的,當(dāng)時也沒太當(dāng)一回事兒,現(xiàn)在早就不知所綜了。” 朱瞻基見楊少峰的神色不似作偽,忍不住遺憾的道:“那真是太可惜了,若是這本書還在,只怕其中還會有不少好東西。” 見楊少峰也是一副遺憾萬分的樣子,朱瞻基便轉(zhuǎn)開了話題:“對了,咱們前兩天說的寶鈔和商稅的事兒你還記得不?” 楊少峰點了點頭道:“當(dāng)然記得,這里面的牽扯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復(fù)雜,尤其是商稅,更是令人頭疼。” 指了指眼前的爐子,楊少峰接著道:“就像我正在試驗的水泥這種東西,成本除了爐子和石炭,石頭,外加人工,剩下的還有什么?但是你覺得這東西賣多少錢合適?” 朱瞻基立馬反駁道:“你這話不對,這東西光是朝廷就不知道需要多少,哪兒還輪到你去賣?還有,這東西是用錢來衡量的么?” 楊少峰哼了一聲道:“石頭這玩意還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朝廷就算是需要又能需要多少?一個工坊供應(yīng)不過來,那就兩個,三個,乃至于十個百個。 就算不以這它為例子,便說醉仙樓吧,一頓飯幾十兩銀子很正常,但是成本呢?這個稅該怎么收?” 朱瞻基撓了撓頭,苦著臉道:“我這兩天剛寫了點兒東西,被你這么一說又得改。” 楊少峰瞪大了眼睛,望著朱瞻基的目光就像是在看傻子一般:“這么多的問題,你打算寫成奏章還是怎么的?這么多的問題你能解決幾個?” 朱瞻基道:“你不寫,我不寫,難道讓狗子去寫?這東西可是要拿到朝堂上討論的。” 楊少峰哼了一聲道:“那你隨意,不過我還是勸你把問題列出來,然后扔給朝堂上的大佬們?nèi)ソ鉀Q,要不然給他們發(fā)俸祿干什么? 對了,記得回頭把西山給我弄過來,我總感覺這西山的石頭比較好。” 朱瞻基點了點頭,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扔下楊少峰和一群工匠在那里折騰石頭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