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發一章~其實一直有在寫,只是沒發,因為臨近結局了,所以就想著干脆寫到了結局然后一股腦放出來得了,結果被催了,哈哈,這種更新實在抱歉了。 ………………………………………………………… 1月27日晚8點,隨著張步凡把最后一道菜擺在桌子上,17年春晚也正式播出,與此同時,在國內的各大電影院里,《唐探2》也正式上映。 這世間挺有意思的,往年的賀歲檔,尤其是那些卡著春節檔上映的大片,都喜歡選在0點上映,原因比較多,比如要和春晚這臺全球收視率最高的晚會錯開時間等等。 但張步凡偏偏就要反其道行之,用他的話就是“我怎么敢和春晚搶觀眾呢,只是,總是有些人不看春晚嗎,又沒其他事做,我這是給他們提供一個選擇,讓他們的除夕過的更有意思一些嗎。” 但說白了,還是搶。 其實也確實算不太上,畢竟這些年來,春晚辦的是越來越zz正確,也越來越失去了樂趣,導致春晚的收視率一直在降,再加上現在90后00后的年輕人越來越活泛開朗,越來越難忍受在電視機前面一坐4、5個小時。 所以,這些年來,在除夕晚上選擇干其他事的人越來越多,選擇出門的人也同樣越來越多,這么好的時間段,張步凡又怎么可能放過? 而且,今年的春晚也確實有點一言難盡,繼去年設立4個分會場的做法取得成功之后,今年的春晚又有樣學樣的搞了4個分會場,只是和去年相比換了4個城市而已。 每個分會場還設定了一個“特點”,什么火、冰、自然山水、國際大都市這種的。 看上去這特色是鮮明了,但實際上不過是給自己設了個套——在這幾個分會場表演的節目一定要符合這幾個分會場的特點,以及分會場所屬城市地區的民俗風格。 有了這樣的限制,再加上一以貫之的zz正確的要求,導致很多好的節目創意胎死腹中,創作者們要先把自己塞進了春晚給設的套子里,先天受了限制,然后再去想怎么才能做出精彩的節目,其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而結果也確實如此,現在問一句,17年的春晚,能讓你記住并且津津樂道的節目有啥?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臉懵逼的。 對于張步凡來說,春晚好不好看,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佟爸佟媽。 這兩位老一輩的,都是養成了逢春節必看春晚習慣的,今年除夕也一樣,一家子坐那吃著張步凡做的美味飯菜還有佟爸親手烤的串看著春晚。 張步凡看的是最不認真的,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那一桌的飯菜以及手機上了,他手機比他還忙,平均一兩分鐘就有一條微信,要不知道情況的還以為他早早的就開始發新年祝福了呢。 就這么很不認真的看了不知道多久的春晚,忽然邊上就傳來一聲打哈欠的聲音——佟爸發出的。 張步凡愣了愣神,已經這么晚了么?外頭還沒放炮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