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小賈偷走的錢,正好就是給女兒置辦全身衣物的錢。 拿著那張字條,賈父賈母歉意的告訴女兒,原定的上高中時候的新衣服可能要沒了,不過時間還早,當爹的想想辦法,接點其他活兒可能還有希望。 小徐家里,拿著字條的是他的哥哥,相比于徐家姑娘的懵懂,他更加的清楚,弟弟拿走的那部分錢,是家里專門為他存起來的,想要能買個玉鐲子之類能拿得出手的彩禮的錢。 錢同樣不算多,但那已經是家里在各種花銷之外勉強存了三年才存出來的錢,按照他自己之前打聽的,按照他家存錢的速度,再有個3、5年,就能買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鐲子,然而現在,打底的錢都沒了,似乎那一點的盼頭也都沒了。 然而即便如此,無論是小徐家還是小賈家,無論是當妹妹的還是當哥哥的或者是他們的父母,對于自己的哥哥、弟弟、兒子都沒有一句怨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兒子之所以要外出務工賺錢,實際上,也是為了他們。 接下來,兩家不約而同的找到了那兩個從外頭務工歸來的人,打聽外頭的具體情況。 當聽說小賈和小徐這么早就離家外出務工,兩人不由面面相覷。 以他們在外頭漂泊多年混出來的經驗,這時候去京城,根本找不到工作,沒錯,這時候競爭者少,但是需要用到民工的人也少啊,工地停工,各種零工也很難找到,甚至什么裝修家政之類的也基本沒有——誰會在過年期間干這個啊? 到這個時候,原本還對自己兒子抱有一絲期望的兩家人更加面面相覷,一時間什么話都說不出來了。 到這里,算是說明白了故事的一半,而另外一半,同樣是圍繞著一個“錢”字。 小賈和小徐到一家小飯館中吃飯——這是他們找了兩個小時才找到的一家看上去最小最破爛也應該最便宜的小飯館。 畢竟過年期間,越小的飯館反而越不開門。 兩人拿著小飯館中的菜單,反反復復的看了好幾遍,最終一人點了一碗最便宜的湯面。 然而,即便是最便宜的湯面,對于他們來說也貴的離譜,兩人一邊吃著面,一邊聊起京城消費的昂貴來。 就像是這一碗面,放到他們村子里,甚至已經比他們一家四口一頓飯花的錢還多了。 這里的一頓飯可不是早飯,而是一頓午餐! 別覺得驚訝,事實如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