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亂世修武】-《一個人的仙境》
第(2/3)頁
天下修武堂,皆是朝廷官辦武學,學制十年,目的是為國培養“武士”這一社會最基礎且最重要的士族階層。在十年內成為武士者,可得王國授予田宅及士人爵位,有身份有地位有實惠,從軍至少是校尉起步,亦可入宗門修行更高層次,獲得更大富貴。若十年期滿無法成為武士,則肄業離堂,自謀出路。
即便如此,只要不是太愚鈍,苦修十年怎么著也能沖到開脈境,只要達到武道三階,再專修一門武技,肄業后無論是入伍、走鏢、看家護院或投入幫派,都能有碗稠的吃。腦筋活絡的或者還有一定潛力的,說不定還混得不錯。
如果羅霄的命運沒有改變,他基本上也就是走這條路,武士階層對極度缺乏資源的他而言,可望不可及。
與此相對應的還有個叫“文德館”的學堂機構,是遍布天下的基礎學堂,為蒙童開慧啟智,學而有成者亦可入郡府寶文閣深造,將來考取功名,以文進士,同樣可以與武士一樣成為士人。
自古以來,任何一個架構穩定的王朝,都需要文武之道兩駕馬車,缺一不可。區別只在盛世時文昌而武頹,亂世則武興而文弱。而近百年來整個域界動蕩不安,諸國相互征伐,亂世之象就算是一個普通百姓都能看出來。
值此大爭之世,諸國武道大興,武者地位尊高,完全壓制文道,無論貴族平民都以入修武堂為榮。只不過,學文不一定要天賦,但習武一定要,過不了聚靈關,就算是將門貴族出身也沒法修武。而對一般平民而言,哪怕有天賦也很難取得成就,因為修武與習文不同,每一個有所成就的武道強者,都意味著所消耗的數量龐大的恐怖資源——窮文富武,自古如此。
從某種意義上說,武道上能取得多大成就,并不取決于天賦、勤奮,而是取決于所占資源的多少——羅霄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所有考入修武堂弟子,只提供基本食宿、功法。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要想提升,所需的靈氣、丹藥、武技、靈兵等等,都是自己解決。可以通完成本堂任務獲得獎勵,或者外出歷煉獲取機緣,總之成龍成蟲全看自己本事。
當然,如果有個好的出身,以上問題統統不是問題。本事固然重要,出身更重要,畢竟你一個人再能折騰,也比不過一個家族源源不斷的強力支持。而這,往往是一個武者能走多遠的決定性因素,極少有人能跳出這個窠臼。
而像羅霄這樣的低階弟子,還沒有外出歷煉的資格,而他的平民出身,也決定了他想獲取資源,只有完成本堂任務這條唯一渠道。所以,哪怕是只有很少的功績點,并極有可能直面恐怖獸潮這樣的危險任務,他也咬牙接下。
只不過,世事難料,機緣莫測。昨日之前,羅霄也只是這窠臼里一只螻蟻;而今日之后,他已經爬了出來,一切,都不同了。
從長街頭走到街尾時,羅霄正好把最后一個大饅頭咽下,仰脖飲盡碗里豆漿,把碗往桌上一放,扔下十幾個大錢,向店家道了聲謝,快步向修武堂方向而去。
身后隱隱傳來店家驚訝的聲音:“羅小哥這食量見漲啊,居然吃了八個!”
羅霄摸摸半飽的腹部,也有些無奈,自從他進入開脈煉血之后,靈氣吸收倍增,氣血搬運加快,食量大增,飯量翻倍。照這樣下去,他怕是連那小破院子都住不起,得搬回修武堂了。好在此次進龍淵山收獲不小,等把那些草藥處理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概不會為生計發愁了。
修武堂是易水城最顯眼的一座建筑群,就在城南千尺峰下,茂林修竹,綠水環繞,一座座院落鱗次櫛比,如鱗的瓦面在朝霞映照下反射著淡淡紅光,遠遠看去像一條條露背紅鯉,所以易水修武堂又有“易水紅鯉”之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瑞丽市|
宜君县|
哈巴河县|
珲春市|
崇文区|
河源市|
拜泉县|
那坡县|
昂仁县|
南皮县|
辽阳县|
卢氏县|
兰溪市|
商洛市|
兴城市|
开封市|
兴山县|
舞钢市|
新密市|
滕州市|
翁源县|
隆安县|
伊吾县|
枣强县|
定安县|
沙洋县|
龙海市|
廉江市|
忻城县|
榆中县|
清水县|
伊春市|
桃园县|
柘城县|
民勤县|
崇义县|
昔阳县|
肃宁县|
四会市|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