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沒有翻譯,這倆老外來營州到底想干什么,大家都是一頭霧水。 至于跟拍的這倆記者,其實就是營州電視臺在外面跑新聞的一個采訪組,平時一天到晚就在外面跑素材。 營州地方小,平時半小時的新聞節(jié)目一大半都是灌水,畢竟根本就沒什么值得播出的大新聞,所以就只能濫竽充數(shù)。 哪有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記者們只要聽說了,都要過去拍一拍,所以電視臺的新聞素材門檻極低。 誰家狗丟了,誰家貓上房頂了,哪個小學生撿錢包送派出所了,記者都會跑過來拍一段素材、再上電視報道一番。 所以,這倆記者一聽說市教育局來了倆老外,不由分說的就找過來了。 倆人都尋思著,萬一是外商來營州考察,那這不就是個大新聞了嗎? 畢竟營州這地方,這些年還沒引進過什么外商。 可他倆也沒想到,一路跟過來才發(fā)現(xiàn),這一堆人里面,竟然沒一個能跟對方流暢溝通的。 倆記者就更不用說了,攝影記者讀的是技校,英語只會說yes和no; 采訪記者學歷也不高,是電視臺的職工子弟,去年才剛水了個專科畢業(yè),畢業(yè)后家人就安排進電視臺當記者了,在學校就一直是學渣,所以英語壓根就沒好好學過。 于是倆記者就只能先悶頭跟拍,跟教育局的領導一樣,也在等著營州一中的英語老師過來。 可是,營州一中的英語老師左等右等都等不來,這讓現(xiàn)場的三波人都有些急不可耐…… 正在托馬斯·勞特為此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一口地道的英式口語,說:“先生你好,請問你是否需要一位中文翻譯?” 托馬斯·勞特聽到這地道的英式發(fā)音,心下大喜,甚至下意識的以為,跟自己說話的這個,聽口音肯定是一位英國人。 可是,當他循聲望去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一位華夏少年正面帶微笑的看著自己。 說話的,正是許逸陽。 托馬斯·勞特看著許逸陽,頓時興奮起來,說:“我的上帝,終于遇上一位能正常交流的人了!” 說著,他走到許逸陽面前,用力與他握了握手,一臉期待的問:“小伙子,請問你可以做我的翻譯嗎?” 許逸陽微微一笑,說:“當然可以!” 托馬斯·勞特興奮的說:“這真是太棒了!” 旁邊的蔡局長一行數(shù)人,以及兩名記者紛紛目瞪口呆。 他們本來一直在愁沒辦法跟老外交流,心急如焚的時候,沒想到忽然冒出來一個年輕小伙子,操著一口像模像樣的英語,跟托馬斯·勞特愉快的聊了起來。 托馬斯·勞特興奮的問許逸陽:“小伙子,請問你叫什么名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