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地上的刀劍想來就是那些年邁的鐵掌幫前幫主,進入禁地等死帶來的,想必不是凡物。 戴道晉對這些刀劍不感興趣,只是四處查看。 突然眼前一亮,戴道晉走到墻角,彎腰看去,只見這墻角也有一具骸骨堆在那里,骸骨旁邊,一個密封的石盒放在那里。 戴道晉將石盒撿起。 “噗”吹散了石盒上的灰塵,將其打開。 戴道晉看到里面的東西,不禁微微一笑,將里面的一封信和兩本書冊拿出,石盒放在地上。 戴道晉打開最上面的一封信件,低頭看去。 半晌,戴道晉才抬起頭,手里真氣一吐,信件化為齏粉,簌簌落在地上。 戴道晉這才知道,《武穆遺書》落在鐵掌幫經歷了如此之多的事,低頭看向那墻角的骸骨,暗道:想來這便是那上官劍南了,也是一個忠義之士。 上官劍南原是韓世忠的部下,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之罪名殺害,韓世忠作為當時岳飛的好友,也受到牽連,被削了兵權,賦閑在家,他手下的很多人也都解甲歸田,上官劍南便是其中之一。 上官劍南憤恨于奸臣當道,便帶領著好些兄弟落草為寇,后來加入鐵掌幫,更是成了鐵掌幫的幫主。 機緣巧合下,得知岳飛死后,曾留下一部兵書,上官劍南點齊幫中好手,夜探深宮,將兵書拿到手。 他拿得兵書,不敢擅自處理,是以去找當年的老長官韓世忠,兩人商議之后,便想到,岳飛智計非凡,此兵書定是留下后手,以待后人取之,害怕那人撲了個空,便在皇宮留了一幅畫,將線索藏于其上,暗藏“武穆遺書,在鐵掌山,中指峰上,第二指節”這十六個字。 后來,上官劍南回到鐵掌幫,大會群雄,商議北伐之事,但卻遭受朝廷圍剿,身受重傷,幫內弟子也是死傷慘重。 戴道晉想到這,翻了翻手里的第二本書冊,有很大一部分是岳飛生平所作的詩詞、書啟、奏議等。 戴道晉低聲讀到:“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余發憤河朔,起自相臺,總發從軍,歷二百余戰。雖未能遠入荒夷,洗蕩剿穴,亦且快國仇之萬一。今又提一旅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城,一鼓敗虜,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 故且養兵休卒,蓄銳待敵。嗣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北逾沙漠,蹀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圣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朝廷無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嘆息一聲。 又低頭看了眼那骸骨,將手中書冊揣進懷中,微微躬身,隨后轉身離開。 按原路走出禁地,龔康平仍在原地等候。 龔康平見到戴道晉走出禁地,拱手問道:“黃公子事情可辦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