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戴道晉眼神一凝,身子一轉,躲過那一劍指,一個金剛搗捶,砸向張老道,拳勁產生的勁風,吹得旁邊的樹枝,嘩嘩作響。 張老道兩手臂,猛地一蹦,兩手懷抱,似是抱著一個球般,身體也好似變輕了許多,猛地到了戴道晉的身前,前面還是清風和煦,轉眼間便是狂風暴雨,張老道一個搬攔捶,轟向戴道晉。 “轟”的一聲,泥土四濺。 張老道的拳法中,融入了他一直都在追尋鉆研的太極大道,陰陽,輕重,緩急,清濁,不動如山還是迅疾如風,皆在心念轉動之間。太極拳的修煉更是融入了張老道的生活日常,張老道只練了一種拳,其他的拳法也只是作為借鑒而已,在他的眼中,拳法只是術,而太極才是道。 所以,張老道的拳法,往往神妙雙全,與道合真。 而這種拳勢中的精神意境,融入了張老道畢生的太極思想,所以比形意中的猴,蛇,熊等,來的更加包羅萬象,更加深邃。 戴道晉主要修煉的拳術有兩種,太極拳和八極拳,這也和他的拳意有關,太極兼具柔和剛猛,八極拳更是以剛猛著稱,素來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說法,戴道晉一手太極拳修的是自我,一手八極拳鎮的是天下。 戴道晉走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路子。 就是說,無權無勢的時候,則要修煉自身,掌控自我;而得勢的時候,則要家國天下,拳勢中就有了浩大包容,吞吐一切的氣勢。 而這兩者之間的轉換意味,未嘗沒有太極的道理在里面。 當然,戴道晉掌握的拳法,何止百種,有些是從巴立明那里得來,有些是依靠國家的背景,得來的一些資源,戴道晉也深知貪多嚼不爛,但這些拳法凝聚了前人的智慧,自然有借鑒的地方。 回到兩人的打斗,兩人分開之后。 戴道晉眼神深邃,眼睛卻是半瞇起,似闔非闔,身子微微下沉,兩手微微抬起。 張老道放眼看去,此時的戴道晉擺著一個拳架子,似是坐在了一張巨大的椅子上,微微抬起的雙手,似是懷抱著天下,擁著四海,就像一位帝皇坐在金鑾殿上,俯視著天下。 “太祖長拳,坐金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