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零章大仁不仁-《元始諸天》
第(2/3)頁
亦正是有著以聞淵明為首的一眾老臣竭力輔佐,呂國才能在群狼環伺之下,一步步發展壯大,穩坐豫州一大霸主之位。
身為幼主的荀天明,稍稍沉默了一下,道:“外祖,國事有群臣輔佐,孫兒不缺方略之謀,吾呂國曾經受大亂,如今已是大治矣?!?
“國運安定,一切井然有序,孫兒在國事上自無疑惑!”
年方九歲的荀天明,搖了搖頭道:“孫兒嘗讀國史,知君父自南蔡起兵之艱辛,更知君父創業之艱險,但也常有一事疑惑,久不得釋疑?!?
聞言,聞淵明輕輕一笑,道:“明兒有何疑惑難解,盡管道來便是,阿祖到底比明兒多經歷了一些坎坷,或許能為明兒解惑?!?
“孫兒有勞外祖了,”
荀天明躬身一禮,轉而席地而坐,瞥了一眼凌煙閣供奉的兩大寶物后,隨即將目光投向聞淵明的身上,稚嫩的小臉上滿是嚴肅。
經過了十載春秋的國運沉淀,這兩大寶物愈發神物自晦,除了一絲絲金光不時跳動,儼然如同兩件凡俗物什一般。
雖然,兩大寶物是國之重器,就是荀天明身為呂國新君,也不能時常的把玩,最主要是避免兩大寶物散發的玄妙力量,將荀天明這個幼主震傷。
可是荀天明自幼就經常出入凌煙閣,對這兩件威震豫州的第四品寶物,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自然不會再有任何的好奇心。
荀天明一臉認真,道:“孫兒讀國史,閱殷史,遍覽諸國史,長能見到天生神人,一力能敵萬軍,一人可摧城破國?!?
“只是,武道圣人鎮壓一國,天人神魔威壓一州,大殷天子至高無上九州共尊。孫兒卻不知力量強弱,與國家強弱有何關系,與萬民福祉又有何關聯?”
“孫兒所讀諸史,知大國披甲之士百萬,戰車萬乘,國富民強,自是堂堂大國。而小國兵不過十萬,戰車不過千乘,國小民弱,以此區分。”
一邊說著,荀天明的眉頭緊緊皺起,道:“然而,諸侯之中國小者,但有天人鎮世人間,卻能得一大國名器。而諸侯大國者,卻因無有武道圣人當朝執宰,而屢屢被小國之輩訛詐?!?
“這一方九州天下,大國、小國、強國、弱國,莫非不是以國人多寡貧富區分,而是以天下武力強弱,進而劃分的?”
聞淵明蒼白的須發,無風自動飄揚而起,笑道:“明兒是想問,國勢與民生,或是國力與武力,到底孰輕孰重?”
“是的,孫兒正是想問國力與武力,究竟有無輕重之分,孫兒學治國安民之策,又學武道強身之術,這二者都有輕重之分,孫兒想知道該有何側重?!?
荀天明直視聞淵明,個人武力的強大與否,對國人并無多少好處,國人該吃不飽穿不暖的,還是會吃不飽穿不暖。
只是個人武力上的強大,又是衡量一個國家國運的標準,若沒有一尊真正的強人鎮壓國運,就是再富強的國家,也只是一頭頭‘肉豬’,隨時等待著被人宰殺。
“國力與武力,”聞淵明撫須而笑,道:“明兒能想到這個問題,可謂是入了為君之道的個中三味,發前人所未想?!?
“這很好,讀史就是要帶著自己的問題來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則可以明得失,天下之事大同小異。”
“明兒,你應該知道呂國荀氏從何起家的,荀氏自天子駕前御夫而起,經歷數代積累努力,方才得天子敕封為諸侯。”
“此后,荀氏先人兢兢業業在豫州荒蠻之地開拓,又歷宣子、簡子、襄子數代辛苦,才能為爵封伯、封侯。最后到了武侯之時,武侯以他的赫赫武功,一舉奠定了豫州霸業的基礎,這就是荀氏呂國興盛之路?!?
荀天明拱手向著凌煙閣供奉的諸位神主牌一拜,道:“孫兒知先祖開業不易,不敢有一日懈怠,時時戰戰兢兢,為此宿夜難寐?!?
聞淵明搖了搖頭,道:“老夫與明兒說這么多,不是想讓明兒知道先祖創業不易,而是要告訴明兒一個道理,沒有武力就沒有國力,擁有著強大的武力,必然就是強國、大國?!?
“所謂的國富民強,民強國富之論,只是自上而下的愚民愚智之策,若沒有強大武力威懾,再廣袤的國土疆域,再多的兵車戰甲,也只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腐肉’而已。”
“因此,所謂的國力之重,需要有武力的襯托,沒有武力支撐的大國,只是沙灘上的一堆沙堡,任意的一次沖擊,都會讓沙礫堆砌的堡壘支離破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隆安县|
牟定县|
文登市|
娄底市|
沭阳县|
建宁县|
玛沁县|
大余县|
和田县|
垦利县|
康保县|
栾川县|
太原市|
龙川县|
金塔县|
嵊泗县|
香格里拉县|
防城港市|
和田市|
太谷县|
成都市|
怀安县|
商都县|
普宁市|
仲巴县|
司法|
昂仁县|
大名县|
阿拉善盟|
德安县|
赫章县|
玉门市|
德钦县|
水富县|
澄城县|
麻栗坡县|
始兴县|
建始县|
璧山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