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二章廣成之意-《元始諸天》
第(1/3)頁
————
“道門都領袖,昆侖玉虛宮!”
廣成子望著空曠的玉虛宮,略帶感慨的道:“昔日的玉虛宮,是何等的盛況,不死天人、不朽金仙滿地走,先天大羅金仙也有二三十數之多。”
“如今,卻只剩下貧道孤家寡人一個,坐守在昆侖山麒麟崖,看著玉虛宮萬千亭臺錯落,緬懷當年在老師坐下聽道的景象。”
億萬載的歲月打磨,早已讓廣成子一顆道心堅如磐石,但漫長歲月的等待,終究是給這一位上古大仙,留下了少許滄桑的痕跡。
荀少彧面上輕輕一笑,收起了心頭的驚異,道:“坐看云起云落,風起風來,這才是真仙家,這才是真自在!!”
雖然闡教在閻浮世界只剩下廣成子與荀少彧二人,可這并不代表著闡教就沒有絲毫的勢力,堂堂的道門三教之一,豈是可以等閑視之。
一如苦境碧游宮門人的強勢,作為‘封神之劫’的最后贏家,闡教玉虛宮也不遑多讓,玉虛宮的二代弟子或許只有兩位。
可是遍布于人間四境,四海八荒的十幾代、二十幾代,乃至排到幾百、幾千代以后的弟子門人,簡直就是不計其數。
除了一些真正的散修,一般的道家宗門哪一家沒有傳承,哪一家不是與三清祖師有著一絲聯系,這一絲聯系或許看著不起眼,可是誰又真的敢無視。
真要追根朔底,閻浮世界的道門中人,誰又與道門三清祖師沒有干系,道祖雖是超脫彼岸者,可是三清祖師至高無上,依舊占據著道門的源頭。
“師弟此言,可是讓貧道為之汗顏了!”廣成子輕聲一笑,腳下云光閃動,一方云海肆意翻騰,一頭頭五爪真龍自云海間翻騰。
云海中的十萬八千玉階,每一階都是一方小天地,十萬八千玉階就是十萬八千小天地、小世界,涌動著晦澀莫名的氣息。
十萬八千玉階的盡頭,一方高大古樸的云臺靜靜聳立,八十一畝大小的云臺上,每一寸都雕飾著大大小小的云紋。
一片片云紋不斷的變化著形態,游弋在這一方云臺之上,彼此之間相互勾連之間,一絲絲清光在云紋之間流轉。
“這就是昔年師尊傳道授業的云臺,師尊昔年昆侖山授嫡傳十二,貧道僥幸在十二嫡傳之列,得傳十二金仙之名。”
“就是在這一方云臺前,師尊演化盤古開天法相,三千大道信手拈來,永生妙法層出不窮,讓吾等師兄弟在此立證先天大羅之道。”
廣成子與荀少彧一路行至云臺盡頭,眸子中開闔不定,似乎一尊巨神之形在當中勃發,清濁陰陽豁然分化開來。
荀少彧望著云臺祥瑞,隱隱約約中有著一方古印、一桿寶旗、一面陰陽境,一口盤古幡,一件混元盒等奇珍綻放寶光。
“禮贊,盤古玉清浮黎元始大天尊!!”
一尊若隱若現的偉岸存在,盤坐在大道云臺之上,一位位先天大羅金仙圍繞云臺而坐,聆聽著這一尊元始大天尊的三千大道。
“禮贊,盤古玉清浮黎元始大天尊!!”
玉虛宮廣大無邊,在元始天尊大道天音?之下,一位位金童玉女、仙真上神形神顯化,侍奉于左右元始天尊左右。
“這就是師尊億萬萬載講道演法,所留下的一點烙印,一朝證就‘混元無極’之道,萬般大法皆有演繹,無量神通信手拈來。”
廣成子看著云臺上浮現元始天尊烙印,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仿佛對面那一點元始天尊烙印,真的就是元始本尊一般。
“證入‘混元無極’之道,神通廣大不可計量,何況師尊還是始、玄、元三大業位之一,天生的半彼岸者,可謂是大道所化億萬,近乎于無處不在,與道同在同存。”
廣成子嘆息道:“這一點烙印看似虛幻,可是師尊祂老人家一念之間,亦能降臨閻浮世界。只是祂老人家近乎超脫彼岸,沒有必要降臨閻浮人間,再度沾染因果孽力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武功县|
德惠市|
合川市|
建水县|
合川市|
宁武县|
襄垣县|
阿瓦提县|
南城县|
木兰县|
合江县|
姜堰市|
宜昌市|
彰化市|
休宁县|
宁陕县|
津市市|
南汇区|
荔浦县|
康保县|
河南省|
民县|
巴塘县|
湘西|
勐海县|
聂荣县|
称多县|
阿克苏市|
永善县|
长武县|
会同县|
霞浦县|
郯城县|
樟树市|
枞阳县|
长丰县|
阿拉善盟|
保德县|
洪雅县|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