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風波最惡-《元始諸天》
第(2/3)頁
“由于沒有老祖在上面鎮壓,幾大宗老各行其是,個個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盤算。豈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群鼠目寸光的老家伙。”
聽著荀太常的抱怨,聞淵明面上不動聲色,笑道:“那么,太常老弟就沒有任何自己的傾向?”
“哼……”
荀太常話音一頓,若有深意道:“老夫的傾向,就是整個呂國未來的傾向,只要對吾呂國有利,對吾呂國有益的,就是老夫的傾向。”
“到是淵明兄,如今整個營邑都在盛傳,上大夫司子期將要行聯姻之事,而那位姻親正是風頭正盛的公子?,這話可是不假吧?”
現在的太師府,內外不知有多少人的目光注視著,明察暗間不知雌伏了多少,可謂是半明半暗都有。這當中固然有老太師權柄過重,而且遲遲不表態,也讓公子則極為的放心不下。
當然,營邑時下流傳甚廣的,這一則所謂的‘流言’,亦至少是占據了三四分的功勞。
聞淵明神色自若道:“哼……小小的一點離間計而已,太常老弟可是相信了?”
荀太常冷笑道:“老兄的脾性,吾自然是不信的,不過……這很重要嗎?”
“你我二人信與不信,都是無關當前大局得失的,只要公子則、公子央有一人信了,老兄且試想一下會生出何事?”
畢竟,荀太常信不信都無關大局,但只要公子則、公子央有一人信了,營口之會就會是另一番局面。
固然,三位封君之會必然不會平靜,可這也是呂國最后平息戰火的時機。聞淵明、荀太常都知道三位封君不會輕易放手,也不會甘于束手待斃,只是他們留著一絲念想罷了。
“太常老弟啊……你我二人把持兵權,一心為呂國社稷存續,而殫精竭慮,戰戰兢兢不敢有一絲懈怠,唯恐愧對諸位先君先侯。只要吾等秉持公心,無愧于己心,無愧于國人,余生足矣!”
荀太常苦笑道:“太師心意之純,老夫確實是不如也!就期待著營口之會,不會將呂國亂局,推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雖然,以聞淵明與荀太常手中的兵權,大可以一槌定音,舉薦一位國君公子,承繼呂國君侯大位。
但是,二人心中也有顧慮,朝中的文武諸卿心意不明,公室宗老各有心屬,幾位封君公子勢力雄厚。外有鄭、宋二過虎視眈眈,其上至少兩尊天人神魔磨刀霍霍。
外憂內患之下,讓他們也不得不暫且置身局外,一旦他們按耐不住赤膊上陣,立時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人生于世間,誰也不能無所顧忌,哪怕天下至強,神力足以橫推宇內,但該有的顧忌一樣也少不得。聞淵明與荀太常是呂國碩果僅存的幾位重臣之一,身上并非只有一家一姓的生死,還牽系著諾大呂國的國運。
“如果,營口之會真的沒有達到預期,三方全面開戰之下,吾等又該何去何從。”
…………
青山渡口!
清江之水綿延三千里,其水湍急迅猛,水勢漲落洶洶,只有十數輕健木筏,在江畔兩岸游弋。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荀少?步伐間從容有度,一步步行到青山渡口旁,負手望著兩岸青山碧水,耳畔回響江流激蕩之聲。
他指尖輕輕彈動著腰間吳刀刀鞘,一絲絲錚錚之音起伏不定:“如此景致當真不錯,遍數呂國山川大地,都可謂是少有的美景了。”
荀少?看著水流激蕩兩岸,水花飛濺絲絲水氣散入空氣中,呼吸間都帶著清涼。
這一趟營口之會,荀少?可謂是孤身一人單刀赴會,并未帶著任何的大軍兵馬,麾下眾將更是一個沒帶,只是一襲青衫磊落而來。
他雖然知道白龍魚服的道理,然而大軍一有動向,千軍萬馬簇擁,沿途大邑、小邑都由著高陽君占據,未必能讓他平穩通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丰宁|
陕西省|
平凉市|
漾濞|
丹凤县|
武鸣县|
铜陵市|
五峰|
五莲县|
博客|
合水县|
彭山县|
绥滨县|
仙居县|
扶绥县|
额敏县|
阿拉善右旗|
罗城|
章丘市|
乳源|
彰武县|
常宁市|
民丰县|
偏关县|
凤翔县|
会东县|
晴隆县|
洛川县|
长治县|
徐水县|
交口县|
宝清县|
临夏县|
秭归县|
蒲城县|
永德县|
偃师市|
襄汾县|
得荣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