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爭名幾時-《元始諸天》
第(2/3)頁
黃袍道人搖頭嘆息,道:“仙道三大天仙,佛門兩尊如來,魔道一尊大自在天人,這六位絕巔者至高無上,俯瞰天地蒼茫眾生。”
“吾等修行之人,縱然長生不死,但也不得自在之身,還有一千五百載神仙劫數(shù),需要吾等一一度過。若是度得過,自是再享一千五百載氣數(shù)。倘若度不過,自是灰飛煙滅,一切皆休,毋需再提了。”
“這劫數(shù)一重接著一重,也不知何日為始,何日為終啊!”
當(dāng)今之世,固然有三十六洞天、五方凈土、二十四諸天、大自在天境,這些有著天仙、如來、天魔傳承的龐然大物。
但天仙證就之路,也并非一時一世,就可以證得的。不但需要大智慧,還要大毅力,如此轉(zhuǎn)劫不知多少次,才能歷盡劫波,爭取到一線證道之機。
而所謂的洞天、凈土、天境,就是這些證道者轉(zhuǎn)劫之時,自辟的一脈源流。
幾方洞天的祖師,在姓名上或許不一,但究其本質(zhì)卻是一個人。
只是各方洞天開辟日久,也多了許多紛爭,彼此相互勾連,雖是同出一人,卻更勝似仇寇一般。
而天仙一如天道一般,早已斷絕情念,無情無念之極,更不會將門下弟子的私心私念放在眼中。
“嘿……”
青袍道人嗤笑一聲,道:“還不是三千大功證天仙,讓各洞天福地的祖師,都對丹元會格外上心,就想著三千教化地仙,一舉登臨天仙大道。”
“然而,如今就算最接近天仙的第一福地地肺山上茅真君,也只是教化一百一十二位地仙,距離三千大功圓滿,一舉證就天仙大道,還有不可計數(shù)的差距。”
“想要靠著教化大功證道,真是談何容易,或者說……只是一癡人囈語罷了。”
黃袍道人淡淡一笑,也不理會青袍道人的激進言辭,指尖夾著黑棋緩緩落下。
“不管他們有何動機,但吾仙道三大天仙,可不是作假的。”
“道門力壓佛、魔二家,自然是有他的理由。”
“有證道之機在,讓這些羅天神仙,有一點心靈寄托,也不是什么壞事。”
“若非如此,吾道門豈會似如今一般英杰輩出,地仙種子、神仙種子爭相顯世。”
黃袍道人語氣幽幽,似乎看淡世間一切。
他已經(jīng)歷經(jīng)一十三劫,雖然不比上茅真君一十五劫的成就,也遠(yuǎn)非一般羅天神仙能比。
幾乎兩萬年的漫長歲月,該看淡的,也早就看淡了。
固然是他提出的小丹元會,但他更多的還是不耐丹元會上的氛圍。想要來一次小丹元會,見一見地仙之下的小兒輩罷了。
“況且,吾道門雖是仙道世界第一門庭,只是佛、魔兩家都是個不安生的,雖有三位老師駐世,讓他們安分了不少,但該做的手腳,可是一點也沒少做。”
“前不久的云龍山,何嘗不是三家的一次試探。三家糾葛甚重,遲早要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清洗啊!”
黃衣道人落下一枚黑棋,剎那困殺一十三枚白棋,斬下青衣道人布置的大龍。
…………
觀仙臺,幾許仙光橫飛,幾許天音灑落。
王質(zhì)祖師手持玉錘,盤坐在道德蒲團上,一下下敲擊玉磐,聲音響脆清冽,面上無悲無喜。
一旁的火龍道人正襟危坐,徐徐撫著三縷長須,面上笑意吟吟。
“師尊,”
荀少?向上見禮,神情冷峻清漠,整個精氣神煥然一新。
觸摸到靈肉合一的門檻,讓荀少?仙道修為蛻變驚人,一呼一吸中,五臟六腑之力沛然,精氣神百煉成鋼,不經(jīng)意間展露的神采,令人不敢生出絲毫小覷之心。
“你來了,”
王質(zhì)祖師平淡的看著,這一位愈發(fā)滿意的弟子。
只是因為修行人大多冷漠少動,故而王質(zhì)祖師情緒也少有波動。
“看你的狀態(tài),你這一行所獲頗豐啊!”
王質(zhì)祖師撫須輕聲說著,似對荀少?的變化,全都了然于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登封市|
三门峡市|
平遥县|
碌曲县|
巩义市|
临漳县|
江津市|
灵石县|
宜州市|
宝清县|
曲松县|
吴江市|
加查县|
综艺|
巫山县|
吉木萨尔县|
锦屏县|
永泰县|
眉山市|
孙吴县|
全州县|
泸西县|
买车|
溧水县|
河南省|
嘉禾县|
象州县|
文山县|
巫山县|
天等县|
新化县|
乌鲁木齐县|
疏附县|
夏邑县|
大渡口区|
封开县|
昌乐县|
静安区|
微博|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