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觀棋爛柯-《元始諸天》
第(3/3)頁
祖師拂塵一落,三人神情恭恭敬敬,在一眾記名弟子的心羨中,紛紛坐上蒲團。
“此番講道已畢,能得三名真傳弟子,著實讓貧道歡喜。爾等弟子,需以此三人為榜樣,好生修行,不可怠慢。”
上百記名弟子伏身,道“弟子,謹遵祖師教誨。”
祖師拂袖,道“嗯,下去吧,”
一個個記名弟子,自顧自的四散離去。唯有蒲團上的真傳弟子們,猶自鼻觀眼眼觀自心,沉浸在修行中不可自拔。
一時間,爛柯玉華臺少了上百記名弟子,顯得有些冷清。
只是祖師坐高臺,神游冥冥太虛,下首真傳弟子們,也浸入大道之中,其中趣樂不足道哉。
驀然,祖師睜開雙眸,幽幽嘆道“惜載,惜哉,爾等皆為吾真傳弟子,入得仙業,卻難過三百載大關,證地仙位業,揚吾道統。”
眾弟子不知所措,只能道“弟子愚鈍,辜負老師教誨。”
“所謂地仙位業,可為一脈宗師。如今天下道脈初祖,多為地仙高人不但需要天道氣運,還需人道功德,二者缺一不可。”
祖師看向眾多真傳弟子,徐徐開口道“爾等,具為人仙、鬼仙位業,天道氣運難求,但人道功德卻需積攢。”
“三千道功,謂之地仙!”
“一萬道功,謂之神仙!”
“十萬道功,謂之天仙!”
“地仙為小乘之仙,神仙為中乘之仙,天仙為大乘之仙。”
“切記,切記,仙道重氣運,修功德。爾等平時,自當少與人結怨,冒然沖動只會壞了道果。”
對于祖師的告誡,荀少一字一句,都銘記在心頭。
以荀少的性情,自然不是與人為善的軟脾性。但一方世界一種規則,最能代表這種規則本身的,往往是這方世界中的,內含的修行戒律。
“這一方天地,因果輪回具現,仙道中人縱有驚世法力,仍要托身于人道,以人道功德之多寡,獲得更上一層的途徑。”
初入仙道的荀少,雖然仍有些懵懵懂懂,但對此世天、人二道間的聯系,也有了自身的一番見解。
…………
小有清虛天,仙道第一洞天,
此世第一天仙,太素清虛真人道場!
洞天猶如一方完整的小天地,周回萬里,其間江河山壑,風云聚散,金宮玉閣,琉璃磚瓦,瀑布激流三千丈,天光五色,霞彩九道,幾乎就是一方天外仙界。
“小丹元會?”
一處仙宮殿宇,仙娥仙官立于兩側,幾名
道人面面相覷,看著出言的那位黃袍道人。
“沒錯,辦一場小丹元會!”
黃袍道人的語出驚人,令幾道人面露詫然。
一青袍道人蹙眉,道“可是,這小丹元會,無有先例可循,又如何能讓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眾仙真盡是認可?”
丹元大會綿延數千載,雖是小有清虛天舉辦,但也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共同認可的。
黃袍道人曬然一笑“吾等三元四司,遵奉真人法旨,三百載一開丹元會,擇選仙苗,著重培養。”
“初時幾次丹元會,倒出了一聲幾個仙苗,有望神仙位業。在此之后的丹元會,卻一屆不如一屆。雖說這世上仙苗難尋,但造成此等惡果,與以往丹元大會,于會之人圖謀甚大,也不無干系。”
“既然世上仙苗難尋,吾等何不廣撒網,多多益善,來一場小丹元會,或有小魚上鉤,滄海遺珠,也未可知。”
元始諸天
元始諸天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玉环县|
平山县|
运城市|
敦化市|
教育|
万山特区|
恩施市|
奈曼旗|
梓潼县|
鸡东县|
甘泉县|
神池县|
东乡县|
措勤县|
合肥市|
雅江县|
古田县|
吐鲁番市|
富顺县|
隆化县|
大竹县|
大名县|
肇东市|
深水埗区|
华安县|
三台县|
行唐县|
沙田区|
达孜县|
青海省|
定日县|
桂阳县|
徐州市|
克什克腾旗|
石棉县|
卫辉市|
辽阳县|
保定市|
忻城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