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觀棋爛柯-《元始諸天》
第(1/3)頁
咚!
咚!
咚!
鐘聲悠揚間,一只只雀鳥吱吱呀呀,竄梭于深山古林,黛峰翠嶂,景極幽邃之中。
荀少背著一捆木柴,停住片刻后,步伐疾如狂風,灰色道袍揚起一陣沙礫,一步邁出一二丈,瞬息竄出十數丈,目光微微一動,精芒爍爍。
“道鐘響,看來祖師要開壇講道了!”
他的面上浮起笑意,步伐起伏愈發迅速。
祖師講道,屆時天地交感氣象,自會有天鼓雷音回蕩,演化大吹法鑼,大吹法鼓之相,天降玉露甘霖,地涌靈機金蓮,祖師坐下弟子,都會有所受益。
而此時的荀少,雖然不入仙道門徑,但他一身內家功夫奠基有成,渾身精血元氣旺盛。若再有甘霖玉露洗煉肉殼,隨時都能踏入仙道,證就陰神鬼仙位業。
祖師顯化講道,非是常有之事!
石室山亦稱爛柯山,作為聞名天下的仙山福地,就是歷數仙道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也能位列福地第三十位。能占據如此福地仙山,這一位祖師的修為,在仙道之中必是頂尖的。
畢竟,以祖師的修為造詣,距著平常弟子道人,著實太遠太遠。平常的時候,只需真傳、嫡傳弟子們教導一二,就夠記名弟子們受益無窮了。
但是,就如高屋建甄一般,以祖師道境高遠,只是隨意點撥一二,對于山中所有的真傳、嫡傳,都是一莫大機緣。
山林間小道蜿蜒,鳥蟲嗡鳴,荀少背著一擔柴,步伐飛快,不過盞茶之間,就回到古洞福地中。
這福地內中寬闊,數千間石樓、石室互相連通,其間有著浮橋、荷花、玉池、華臺、寶鼎、香爐,云氣繚繞之間,猶如仙境一般。
相傳這位爛柯祖師,早年曾是一位樵夫,以砍柴謀生。在一次上山砍柴時,得遇二童子對弈,一時好奇之下,坐在一旁觀望。
誰知就這一坐,竟讓他坐出個仙緣。
棋局一局終時,赫然過去數十載之久,家中親人多已亡故。于是孑然一身的爛柯祖師,徑直拜入了仙人門下,得了仙人真傳大法,成就仙人大道,也有了爛柯山一脈。
爛柯玉華臺上,幾如一方巨大棋秤,其中黑、白蒲團錯路,化為盤中棋子。一名名真傳弟子坐在蒲團位置上,閉目靜待著祖師法駕。而記名弟子們,只得尋些邊角地方,三三兩兩坐下,凝神靜心溫養精氣神。
荀少坐在角落中,默默觀察著,盤坐黑、白蒲團上的真傳、嫡傳們。
所謂真傳、嫡傳,最少也是踏入仙道門徑,吞吐日精月華,練就道基法力的人物。
他雖知道仙道品階,卻不知道每一品階,對應主世界何等境界。只是以荀少,來回諸多世界的眼光來看,但凡能上座真傳、嫡傳者,就無一是等閑之輩。或吞吐星光,或祭煉水火,或溫養丹丸,或煉劍成絲,或雷霆爍爍,諸般異象隱沒一時。其中任意一人的氣度,都非遠邁凡俗。
“伐毛洗髓,或是……宗師人物!”
荀少眸光閃動,受到此世之身局限。他也無法知道,在坐真傳們的修為,到底有多么的深厚。但觀望眾多真傳們,在氣機起伏間,鼓蕩的深邃力量,仍讓荀少根根汗毛豎起,一層冷汗不由浸透衣衫。
一方青敕世界,內中必然不止一尊天人,鎮壓著世界氣運。以荀少今時未入宗師圓滿的武道,一方青敕世界內中的水,還是太深了些。
若非荀少以化身降世,化身隕落對于本尊無礙。以荀少的修為,還是在金、赤二等世界中打混,要安穩一些。
只是大道之途,若想要修行勇猛精進,就不能茍于一時。
收獲與風險同在,撰取一滴青色源力,就能比百滴金色源力。而荀少收割一百個金敕世界,也不見能有
一方青敕世界的所得多。
與其浪費心力在泥潭中打滾,不如力爭上游,一望廣大天地之精彩。
咚!
咚!
咚!
道鐘無風自動,鐘聲徐徐響起,一時毋論真傳、嫡傳,還是凡俗記名,都面帶肅色,望著上首高臺。
不知在何時,一位紫袍道人,已持著一柄青玉拂塵,靜然落坐高臺。
在場弟子們紛紛叩首“參見祖師,祖師萬壽無劫,與世同存!”
祖師微微抬手,道“免禮,落座。”
這一位爛柯祖師,面相中正平和,看似只有中人之姿。但其舉止神態中,與天地萬象暗合,近乎于道法自然一般,氣息高遠,深不可測。
“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手机|
阿巴嘎旗|
互助|
遵义县|
大余县|
潼关县|
哈尔滨市|
祥云县|
温州市|
波密县|
曲沃县|
县级市|
静海县|
云霄县|
龙州县|
肃宁县|
东光县|
得荣县|
晋宁县|
乌拉特后旗|
和静县|
五原县|
维西|
南宫市|
西贡区|
九龙城区|
武宣县|
宜城市|
洱源县|
沾化县|
兰考县|
长兴县|
凌源市|
民乐县|
临湘市|
邵阳县|
棋牌|
泸西县|
平江县|
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