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零零章共氏血裔-《元始諸天》


    第(1/3)頁

    燁庭,

    鳳棲殿!

    荀尚觀端坐君位,面容沉肅,案幾上的燈火,緩緩搖拽之時,點點昏黃燭光,似在眼前跳動。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略顯寬厚的身影,倒映于銅殿墻壁上,仿佛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令人只得仰望。

    太宰聞淵明矗立于殿中,著一襲金玉綬帶,托著一柄金蛟雌雄鞭,眉心第三神目,徐徐綻放紫電神光,背脊挺立筆直,猶似一根擎天白玉柱,撐起一方天地。

    “太師,重安之事愈危急,十萬蠻兵扣關,蠻人領更具武圣人修為,蠻兵也有兵陣輔佐……”

    荀尚觀望著神態從容的老太師,一字一句,道“重安,事若危卵矣!”

    重安戰局絮亂,已然讓荀尚觀感到了,來自蠻人的強大威脅。

    十萬蠻兵扣關,這是能擊潰一國的力量!

    聞淵明聞言,輕聲一笑,老邁而雄渾的聲音,在銅殿中回蕩。

    “君侯,胸中自有定論,何須老臣來明言?蠻人日漸壯大,三大蠻部皆非等閑,又有上古蠻族依靠,早已是君侯心中一處病疾。”

    聞淵明斬釘截鐵,道“既是病疾,遲早也該拔除。”

    “或早……或晚……無有分別!”

    荀尚觀嘴角浮起一絲笑意“令婿司子期,坐守重安大邑,致使蠻兵十萬不得寸進,有大功與國,寡人其心甚慰。”

    聞淵明道“此為分內事,當不得君侯贊譽。”

    荀尚觀帶著笑意,道“老師,您可不能因為子期是聞鴦的夫婿,而刻意壓下子期的功勞。”

    聞淵明肅聲,道“老臣,也只是有一說一,就事論事,不含任何私人情分。”

    因為司子期的夫人,就是聞淵明唯一的嫡女。而司子期堪為一方封疆,為了避嫌起見。聞淵明在朝中,對于內外公私,一直都是極為敏感的。

    “重安的情況,老太師是知道的……十萬蠻兵晝夜攻襲,以三萬甲兵據守城邑,卻是著實不易。雖有三十二路援兵,但也只是應急,當不得甚么大用。”

    聞淵明道“老臣知君侯之意,蠻人來勢洶洶,甚至連宋、鄭二國,也同遭扣關……蠻人三路進兵,堪為數百載未有之事,其中是否有著甚么……陰譎事?”

    “君侯,這不可不查啊!”

    百萬蠻人之眾,在荀尚觀與聞淵明眼里,簡直不值一提。

    他們一個是一步邁入凡入圣的大宗師,一個是臻達煉神還虛的大地游仙。皆是力破千軍,摧堅毀城的強人。

    若是,沒有同樣頂尖武力制衡,只這區區百萬蠻人,還不放在他們的眼里。

    只是蠻人背后的古蠻族,卻讓荀尚觀君臣不得不忌憚幾分。若真是古蠻族攪風攪雨,這能掀起的風浪,可不是幾個蠻人領,就能比擬的。

    那一定是滔天巨浪啊!

    荀尚觀頷,道“老太師之言,深合寡人之心,寡人也有此憂慮。”

    “古蠻族為上古大族,族中強人何其之多。他們……若是對豫州有所圖謀,這才是真的麻煩。”

    “君侯無需憂思……”聞淵明道“古蠻雖天生強大,但豫州是吾人族神土之一。想要染指豫州氣運,還要看吾人族的三皇五帝,七十二人王,眾多先賢答不答應。”

    “只怕,是古蠻們心有顧慮,因此才控制蠻人,以人、蠻混血為旗號,實則行謀略九州之事。”

    “故此,那駐守北呂的十五萬甲士,絕對不能動用。這十五萬甲士,是布防鄭、宋、蠻三方之用,一旦鄭、宋生變,吾呂國大軍亦能隨機而行。”

    呂國有數十萬大軍,其中最強的十五萬精銳,如今在北呂不敢擅動,無法直接支援重安戰事。

    重安戰事日漸艱難,主要便是因為如此。

    戰局一團亂麻,呂國主力大軍不敢妄動。

    荀尚觀嘆息“久困無援,重安處境之險惡,已然乎想象。”

    畢竟老太師是四朝耆老,重安上大夫又是老太師的子婿,若是司子期有何不測,荀尚觀著實不想涼了這一位老臣的心。

    聞淵明肅聲,道“君侯,天下大業為重,宋、鄭二國底蘊,遠比吾呂國厚重,他們可以敗……但吾呂國只要敗一次,就難復大國之望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黄骅市| 南木林县| 九龙城区| 丰城市| 正安县| 汕头市| 郎溪县| 镇赉县| 昌平区| 博客| 安多县| 昭平县| 五寨县| 潮安县| 金湖县| 南雄市| 洛浦县| 夏邑县| 武胜县| 清流县| 仁化县| 仁怀市| 黄大仙区| 凤翔县| 呼伦贝尔市| 三都| 扶绥县| 中超| 永顺县| 洪湖市| 林州市| 鲁山县| 安徽省| 虞城县| 文登市| 巴彦县| 闽清县| 大连市| 金昌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