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亂次序-《天道罰惡令》
第(1/3)頁
“起于何處?應該是三千年前南方聚寶盆之論吧?當年我神州子民只居中原,突然有一天傳說在長江南岸遍地都是珠光玉石,當時便有無數百姓蜂擁而至。
江南的確是塊寶地,但不過是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糧食產量豐富而已。從那時起,江南道漸漸擺脫了蠻荒之名。”
“那不過是當政者開發江南的手段而已,但江南道是從那時起富的么?非也,江南道致富是從江南被傳出魚米之鄉的時候開始富裕的。
江南道一年兩熟,我楚州也是一年兩熟,江南道有魚米之鄉之稱,我楚州也有天下糧倉之稱,但為何,江南道百姓的整體收入是我楚州百姓數倍甚至十倍之上?而這個差距,還在不斷的拉大?”
“我也想過!”賀太守眉頭緊鎖的說道,“若非是因為江南道多了一個魚字?江南道水路交錯縱橫,海產豐富,從東海,沿至黃海一代漫長海岸線,更有長江太湖,澄湖產魚蝦之妙地所以……”
“哈哈哈……太守大人看來已經看到問題所在了。太守,你可知澄湖蟹美,黃酒為陪的俚語?”
賀行之漠然點了點頭。
“太守應該也聽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應該聽過簍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應該也聽說過,錦城絲管,蘇繡云上……”
陸笙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傳說中的江南錦繡傳聞,賀行之有些不耐煩的皺了皺眉頭,“陸大人,您到底想說什么?”
“我想說,賀太守我楚州有什么傳聞么?除了天下糧倉這贊譽之外還有什么么?還有,天下糧倉這贊譽是哪來的?”
“這……我楚州坐擁十九州最大的肥沃土地,天下糧倉應該實至名歸吧?!?
“百姓足不出戶,所聽所聞不過是方圓數十里之內的,遠在關中,或者黃河以北的百姓如何得知?那是因為楚州糧商是唯一將楚州的東西帶出去的一類人。
你要問我楚州缺什么?我覺得,楚州什么都不缺,就缺商人。
無農不穩,無工不活,無商不富,楚州地大物博,漫山遍野都是財富,可這些財富卻只能爛在山上待明年重新生根發芽。
日復一日年復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宛如一潭死水,若想百姓致富,發展商業為首要。”
“陸大人說的有理,江南道商業發達不下于京城,這才是江南道富庶的主要原因,我也想過但卻不知如何去做,陸大人為楚州商行先驅,還請教我。”賀行之恭敬的抱拳請教。
“前驅不敢,到有幾番見解??梢怨俑疇款^,鼓勵百姓開發第二產業。農業為根本,但楚州百姓人均耕地不到半畝,正常來說,一人照料好三畝田地綽綽有余,如果有牛,一人照料好六七畝也不是難事。那么多余人力豈不浪費?
我們可以調控這些多余的人力,讓他們務工,去山林采集山珍野味,多了吃不完沒事,神州十九州,有的是地方連見都沒見過這些山果奇珍。
其二,太守府可以開出商業優惠政策,鼓勵那些逐利的商行來楚州經商,以減免一定年限的商稅作為誘餌。但對這些優惠政策,我們一定要嚴格篩選。
篩選那些帶著不動產而來的商行,以避免他們偷奸耍滑,等年限一到拍拍屁股走人。開源,引進,雙管齊下三年下來必然煥然一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黔西县|
翼城县|
巴塘县|
通许县|
克什克腾旗|
托里县|
利辛县|
古浪县|
黄浦区|
嘉黎县|
克山县|
宿州市|
泽普县|
五莲县|
仲巴县|
衢州市|
龙里县|
舒兰市|
威海市|
桑日县|
湘西|
滁州市|
宿迁市|
韶关市|
双峰县|
河北区|
河南省|
绵阳市|
伽师县|
江源县|
满洲里市|
烟台市|
文安县|
洮南市|
巨鹿县|
容城县|
邵东县|
利津县|
陇川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