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天碼字還是比較晚,先更上來,大概1:30修改完畢) 低沉而重復的配樂之中,慢慢靠近的一點亮光,漸漸占據了視野。 突然間,有什么打碎了這漸漸靠近的亮光,原來之前的光線,只是一片倒影。 就連那水面,都如同即將死去一般平靜。 長船碾碎了倒影,它的實體占據了整個畫面,從斜上方俯瞰著的長船,就像是一條擁有許多長足的怪獸,在平靜的海面上滑行。 然后畫面慢慢升高,那海面上的一點亮光漸漸變小,變小,變小…… 直到亮光變成了無限漆黑中的一個小小的光點。 音樂在繼續。 近乎平整的,不斷重復的音樂,讓人感受到了無盡的黑暗、壓抑,帶來了讓人強烈的不適感! 在博物館的地下室里,維勒斯館長深深地吸了兩口氣。 不知道為什么,這段音樂給他的感覺,格外的令人難以忍受。 維勒斯館長其實擁有絕佳的音樂品味,他自己甚至擅長兩種不同的樂器,還和自己的朋友組建過社區交響樂團。 他聽過的音樂也非常多,甚至聽過傳說中的“禁曲”,據說聽了就會讓人瘋狂難受到要自殺的《黑色星期五》之類的音樂,都沒有給他這種感覺。 只是聽著這段音樂,他就情不自禁回憶起了自己某次,在西伯利亞的荒原里,面臨數天數夜的風暴,差點凍死在一座廢棄的小木屋里的經歷。 那種差點被溺死在冰冷里的感覺,他這輩子都不想再回憶第二次。 而也正是那次的經歷,促使他接受了這個館長的工作,開始做更多的研究工作,而不是野外作業。 他很納悶,谷小白為什么會寫這樣的一段音樂! 他究竟會有什么樣的體悟,才能以不到18歲的年齡,寫出一段如此令人絕望的音樂! 如果讓維勒斯館長來為這段音樂命名的話,他一定會把這段音樂命名為“黑暗”,或者“絕望”。 此時,屏幕上就是一片黑暗。 而黑暗,總是會讓人產生幻覺,維勒斯館長就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那黑暗之中,閃過了各種各樣的圖像。 扭曲著身體的白色小人,線條組成的發光人影…… 這些都是維勒斯館長在幼年時,曾經在夜晚親眼見到過的,此時卻從塵封多年的記憶之中被喚醒。 那音樂之中,太多的黑暗和絕望,從記憶中被翻了出來,讓維勒斯館長不堪重負,他猛然點下了暫停鍵,然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呼……” 同一時間,不知道多少正在聆聽谷小白這段音樂,觀看這段視頻的人,都點下了暫停鍵。 甚至還有許多人點下了退出鍵。 維勒斯館長也打算放棄了。 這段音樂優秀嗎? 優秀,非常優秀! 能夠引起人類如此巨大的情緒共鳴,谷小白的音樂,大概是獨一份的。 但是再優秀的音樂,也不適合他。 他轉過頭去,看向了自己的工作。 那些來自一千年前的維京文物,正在靜靜等待著他。 那里有一把船槳,一把已經破損了的維京劍,還有一只作為船首像的雕像。 這些文物對他來說非常重要,這上面的每一個紋路,每一個破損,都可以讓他對古代人類的生活了解得更多一些。 而這些對普通人來說,毫無用處的知識,驅使著他,吸引著他,讓他無法自拔。 他戴上了手套,雙手捧起了那把維京劍,打算把它因為保養不當而出現的銹跡稍微清理一下。 但在捧起那把劍的瞬間,他頓了一下。 不知道為什么,暫停了這音樂,讓他竟然有些空虛。 而隨后,這些維京的文物,讓他開始產生一些聯想。 這個樂章的名字《神話》,那一片黑暗,維京長船…… 等等…… 難道這黑暗,其實是神話里的冥府?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維勒斯館長再也忍不住,他又回到了之前坐著的角落里,再次戴上了耳機,點開了那音樂。 而世界上各個角落里,不知道多少人,又回到了屏幕前。 讓他們回心轉意的,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有些人像維勒斯館長一樣,覺得不聽這段音樂,心里空落落的。 似乎有什么東西缺失了,沒有填滿。 也有些人,只是因為這是谷小白的音樂,覺得自己必須強行聽下去。 還有一些人,只是又戴上了耳機,于是音樂自動播放。 但它還是播放了下去。 這段壓抑、黑暗的曲子,足足有兩分鐘長。 而mv里,那無盡黑暗之中,只有一個光點和隱約的長槳的畫面,也持續了兩分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