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知青下鄉剛開始幾天肯定是要出點事的,因為這些知青幾乎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都沒走上過工作崗位,更不用說種田了。 上面做宣傳的時候,就是宣傳知識青年下鄉,建設鄉村的時候肯定是說的很好,讓人聽了就覺得熱血上頭,志氣滿滿,要奮不顧身為國貢獻,可實際上就是城里沒那么多崗位安排,讓他們下鄉種田的。 別以為種田多輕松,種田要是輕松的話,那大家就不會對去城里工廠做工的人那么羨慕了,不說搶收時候脫層皮的累了,就是再平常不過的挖地這項活,那也是不輕松的,對于沒做過活的人而言,挖一兩下子好像很輕松的樣子,可是你挖半個小時看看,絕對把你累的渾身筋骨痛,可這地哪里是你挖半個小時就行了的,忙的時候,哪個人不要挖上五六個小時,只有挖這么長時間才能拿到滿工分。&1t;i>&1t;/i> 除此之外插秧啥的也都很累。 總體而言就沒輕松的活,區別只在于有些是一般累,有些是非常累,還有些是級變態累。 那些知青平常在家里顯然也不是干活的人,就算是張招娣,那也只不過在家里刷刷鍋碗瓢盆,洗洗衣服,做做飯,也沒下過地。 所以,在上工的第一天,雖然都咬著牙干了半天的活,但是下午就不太樂意去了,等到晚上睡了一覺,早上起來渾身上下都很酸痛的時候,那更是想要報病休息。 所以這不,大隊長特地放下手里的活,過來勸他們去上工來了。 分兩路人馬,大隊長他去男知青住的兩家勸去了,大隊長媳婦則是來了喬木家,順帶著還把喬木叫著,一起勸那兩個女知青,喬木反正也沒事,那就跟著湊湊熱鬧唄。&1t;i>&1t;/i> 東邊屋子里,李芳和張招娣正忍著身上的酸痛坐在床邊,喬木和大隊長媳婦王香芳則是各搬了個凳子坐在他們對面,面對面交流。 “我知道農活累,也知道你們這些知青細皮嫩肉的,剛開始可能會有些不適應,可是你們這不適應的度也太快了吧,這才干了小半天的活,總共攢了兩個工分不到。 你們既然已經過來了,那短時間肯定是不可能回去的,至少也得在我們村這邊呆上兩三年,你們總不能干半天休息兩三天吧,要是真這么做的話,回頭到秋收分糧食的時候,就你們那三瓜兩棗的工分夠分幾斤糧食,累是肯定的,可是你們必須得慢慢習慣啊! 你們作為下鄉知青,難道就沒有點吃苦耐勞的精神嗎,我們天天都是這么過來的,你們這才干了半天就撂擔子了,這像話嗎?”&1t;i>&1t;/i> 王香芳當年也是曾經上過新式女中的,所以說話比村里人要有條理得多,勉強也能以理服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