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月底 喬木收到了人民日報的稿費。 稿費數量不多,總共五塊,但喬木還是把回信中的邀稿函來來回回的翻看了許多遍,癡癡的笑著。 給人民日報供稿和給其他報刊供稿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喬木過去經歷了不少世界,也經歷過不少不怎么達的時代,甚至也寫過稿子,可是還真從來沒有給官媒寫過。 第一次難免有些激動。 這代表著一種認可,更代表著她的文章可以讓一些領導看到,以后說不定能通過文章里一些潛移默化的描述,稍加改變一下未來。 想到這兒,喬木就是一股責任感涌上心頭,想要再多做些,所以立刻激動的再次開始寫起稿子,就連用來找兒子的那些鄉土文學都被她暫時給放到了一邊,先攻社論。&1t;i>&1t;/i> 而這時,喬木和老村長夫妻倆偷偷摸摸在山上種的紅薯,也到了收獲的時候,為了防止被別人現鬧出什么事端,這次上山挖紅薯同樣也是偷偷摸摸的,帶著十幾二十個人上去挖的,人少才安全。 山峰峽谷內,喬復華正帶著十來個年輕力壯的青年在這邊奮力的挖著紅薯,可是挖著挖著,大家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倒不是現有人跟蹤什么的,主要是大家突然覺得挖出來的紅薯不論從個頭還是從數量上來看,都比他們自己以前種的紅薯要多,而且還更大。 “老村長,這紅薯是不是有點不對勁?俺咋感覺這紅薯不但個頭大,而且下面結的數量也多! 估摸著一株下面都能有五六斤的紅薯,這也太夸張了吧,難道公社那邊的廣播說的沒錯,這世上真的有畝產萬斤的糧食?”&1t;i>&1t;/i> 喬鐵花扒拉出一整株紅薯,拎起來就感覺不對勁了,他以前做過不少年的屠夫,雖然說已經有將近十年沒賣過肉了,但是手上功夫還在,隨便一拎就能知道一個東西大體多重,差距絕對不過一錢。 “我也不知道啊,這紅薯秧是喬太婆弄來的,不過這紅薯的品種是真不錯,不但個頭大,數量多,我昨天挖了兩個嘗了下,口感也比我們以前種的那些紅薯要甜的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