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漢堡港之行-《大明海殤》
第(1/3)頁
漢堡港,位于德國北部易北河下游的右岸,距入海口不足七十六海里,瀕臨黑爾戈蘭灣內,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現代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
漢堡港的航運史,就是一部歐洲人的航海史。這里的人熱愛大海、依戀大海,城區的很大一部分都被畫作自由港區,這也不負最大港口的盛名。在現代,華夏運往西歐的一半集裝箱都在這里裝卸在,因為漢堡的營商環境最好,也最友善。
一如這里的氣候環境,漢堡屬于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多刮著偏西風,年內普遍溫和濕潤,冬雨較多。最冷的時候平均氣溫四度左右,最熱也不過二十度,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溫潤平和,寧靜舒適,是絕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我們在漢堡港寄港時是黃昏時分,夕陽斜斜的投射下來,映照的海天一色、一片橙黃。海鷗貼著船舷飛過,振翅的聲音隨著柔和的海風,令人心情舒暢至極。港口里大大小小的船只或在寄港、或在離行,就像魚兒歸巢或遠去,整個港口就像一副幽靜的水墨畫,恬淡優雅。
水夫和漁民們一唱一和的呼喊著什么,碼頭巡檢官的態度也很溫和,我們從港口出來,一路都面對和善的微笑,不愧是被譽為“通向世界的口岸”的古老港口城市。
我們穿過當今世界最大的倉庫區時,也無不為這建筑群所驚嘆——盡管大明朝更喜歡建造宏偉的設施,比如長城,比如紫禁城,但那都是官方建筑,這樣風格多變、一城一世界的民用設施群,在這一世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住宿的宿屋旁邊,就是一個叫做“block mary”的酒吧。我們一開始不知道這個酒吧名字的含義,韋恩*納什也不解釋,就是笑著叫我們去嘗嘗。我們推開懸在腰肌的沙龍門,進入了酒吧之內。令人吃驚的,這里不像英國、法國或者非洲的酒吧那么烏煙瘴氣,卻顯得十分安靜而整潔。
沒有人拿著煙槍或者草紙包著卷煙葉噴云吐霧,再加上酒吧通風做的很好,進去以后只聞見酒香,卻沒有想象中的異味兒。
老板娘很快迎了上來,熱情的招呼我們坐到靠著窗戶、酒吧西北角的大桌子上——我們人很多,又是明顯的外來客,這可是難得的大主顧,店家自然格外熱情。
到了漢堡,不吃漢堡是罪過——這話聽起來是個段子,但事實上,當一座城市以一種食物命名時,那一定有它的特殊意義。這個道理也適用于這家酒吧,當那宛如小磨盤一般的漢堡包——我是指沒人一份、直徑足有三十厘米、厚十幾厘米——被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頓時明白了。
“block mary” ,應該譯作“大塊瑪麗”,瑪麗是給我們服務的老板娘的名字,block則可以引申的翻譯為大塊的——就像面前磨盤大小的漢堡包,我們吃驚的瞠目結舌之際,也聽到了吧臺里老板善意的笑聲。
韋恩*納什微笑著拿起刀叉,將那漢堡包切了切,變成四塊,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含糊不清的道:“這里消費的大部分是水手和碼頭工人,體力消耗大,胃口自然也是極好的。所以厚道的老板在不太加價的情況下,把漢堡包做的特別大,因此也特別受到水手們的歡迎?!?
我有樣學樣的切下一塊,咬著吃了一口,味道還不錯。這似乎是牛肉摻雜著某種魚肉,又添加了時蔬,并用番茄醬、沙拉醬做調味的食品,吃進嘴里慢慢的都是新鮮!克里斯蒂娜一直在歐洲廝混,自然是知道漢堡港的特點,她沒有要磨盤,而是要了一份鯡魚加面包,吃的津津有味。
要不是不愛吃魚,我一定也要一份嘗嘗!
有了吃的,自然少不了啤酒,而到了德國,我指名道姓的要本地的黑啤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汤原县|
延边|
哈尔滨市|
南皮县|
昭觉县|
万安县|
镇巴县|
东明县|
澄迈县|
辽阳县|
绵竹市|
河北区|
阿城市|
化隆|
福安市|
昭平县|
阿图什市|
象山县|
晋江市|
红安县|
长沙市|
凤凰县|
林甸县|
兰溪市|
汾西县|
来安县|
瑞安市|
东乌|
临朐县|
灌云县|
黎城县|
凌源市|
扶绥县|
镇江市|
钟山县|
龙井市|
文化|
汉寿县|
曲水县|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