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夕之夜,辭舊迎新。 渡船上的除夕其實也頗為熱鬧,船上的船主為了討個好名聲,圖個好彩頭。早已提前就準備好年節時所需要的東西,甚至是半個月后的上元花燈都有預備。 寧白峰趴在窗戶上,一直發呆到天黑。 直到渡船管事派人過來,告知今晚船上有籌辦除夕夜宴,到時候可以在船中庭院觀看歌舞。 寧白峰仔細想了想,覺得可以走一趟。恰好儲備的吃食快消耗殆盡,也是該再準備一批。上次準備吃食,那還是十天前。 渡船上的道路寧白峰走過幾次,船上哪些地方售賣什么東西,早已打聽的一清二楚。 寧白峰住的地方屬于船上最上等的房間,奢華富貴,位置偏高。想走到船中庭院就要下好幾個樓層,隨著樓層的降低,環境逐漸擁擠嘈雜起來。 整艘渡船的商販街鋪都聚集在渡船的下層,也就是甲板下面。空間大,足夠更多的商販在船上,提供日常所需。 渡船下層極大,各種各樣的都有,比之俗世的小鎮或是一些小縣城都差不了多少。想聽曲買醉,倚紅偎翠,可以去船首的雅風閣;想一擲千金豪賭一手,可以去船尾的賭坊試試手氣;想淘換寶物發大財,可以去仙寶街較量眼力;想以物換物,各取所需,可以去聚仙庭院開闊眼界;想滿足口腹之欲,一樣有美食點心一條街;而若是手癢難耐,船上也有供人切磋之處,一展所學。 寧白峰每次下到下層,都是買完一應所需,就直接返回。從未去那些銷金窟,亦或是仙寶街徒耗錢財,一是不想,二是沒必要。 這次也不例外,在美食點心一條街上買完東西,直接返回。只是在轉身的不經意間,一個攤販引起了寧白峰的注意。小販賣的并不是什么稀奇之物,而是年節時小孩子最喜歡的糖葫蘆。寧白峰對這個感興趣還是因為李碗,當初在濱海縣的時候,每次李碗跟著出門,看到賣糖葫蘆的,總是眼巴巴的看著。到最后走遠了,仍舊是一副可憐兮兮的表情,嘴里嘟囔著肯定不好吃,猛吸一口腮幫子。 直到寧白峰開始賺錢有一丁點盈余,才買一串糖葫蘆給他解饞。一串糖葫蘆八個果子,李碗硬生生的吃了八天,最后仍舊是不舍的扔掉那根帶著香味的簽子。 寧白峰走到攤販前,買下一串個大渾圓,果子飽滿,糖色紅亮誘人的糖葫蘆。 捏在手里轉動一下,看了看,沒吃。輕輕放到手上的籃子里,轉身返回。 返程路上,想起那傳話人說船中庭院會有除夕夜宴,能看歌舞。差不多也算順路,多走一段廊道而已,就往那邊過去,反正沒看過,又不用多掏錢,看看也無妨。 船上人多,船中庭院地方有限,容納不了那么多人,想進去看看,其實需要另付錢財。只是對于船上天字號房和上等房的貴客免費,畢竟船資已經如此高昂,再多收錢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憑借手中天字號房的玉牌,一路暢通無阻。 進門時,拿出天字號玉牌,門前的管事立即笑臉相迎,躬了一個大腰,禮很足。 邊上人看著寧白峰走進去的身影,不由得嘴里嘀咕一句。 仙家子弟。 寧白峰在里面逛了一圈,繡臺上的女子舞師不過 二境修為,撫琴之人更低,剛剛初境。合奏之下,雖舞姿優美,琴聲悠揚,但卻帶不起絲毫靈氣波動,做不到秋荷所說的洗靈之效。 但船上的乘客并非全都是修行中人,有些俗世的高官子弟,大族豪閥,跟家中修行長輩沾親帶故,跟著上船來體驗仙家渡船的凡人也有不少。 這些對修行之人來說普普通通,食之無味的的歌舞,對他們來說,比之宮廷里的樂師舞姬強出一大截。 寧白峰感覺沒什么意思,連三層的貴賓廳都沒去,直接就出門返回。 走到自己的居住處,恰好看到也有人返回,從自己門前經過。寧白峰等了一會兒,待那人走過之后,才開門進屋。 船上房間頗據仙家味道,沒有俗世那樣,一把銅鎖拴在門上。而是用玉牌在門上一貼,房間符文禁制自動開放,關門之后禁制重新合閉。 若是強闖,只會觸動船上各家練氣士刻畫的符紋禁制,滅不滅殺的了強闖之人不知道,但肯定會引來渡船上坐鎮的地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