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星際時代,能夠遨游星海的星艦依靠獨一無二的航行能力,獲得了多重的意義屬性,職能以及象征形式。 每一艘民用星艦都可以創造巨大的價值。 創造價值的方式無外乎兩種,運輸,探險。 前者通過星際運輸業務,流動星區間所需的商品貨物,帶動對應星區相關產業的發展。 后者則是另一種面貌,星際探險家在廣袤無垠的深空中進行探索,尋找合適的恒星系星區進行開采或者殖民之類的開發活動。 這些星區的所擁有的天體基本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值得人類聯邦勢力投入資源進行開發。 第一前置條件就是在經濟航程內存在反物質噴泉,這一點決定了聯邦星艦是否能進行長期的往來運輸,只不過這一點只是確定星際航行的經濟性,具體的開發價值還是要看星區本身。 需要在航程和開發匯報之間取得一個經濟效率的合理平衡,比如靠近反物質資源的星區,只要相關條件不是太差,都可以進行開發,因為曲速航行的時間和燃料成本都極低。 而距離越遠,那么對星區的自有資源和星體條件就越高,直至計算認為無開發價值。 星空浩瀚無垠,恒星天體數不勝數,人類聯邦受限于人口和星艦數量,只能優先發展那些開發難度較低或者本身條件極其優越的星區, 判定條件就是根據星系內是否有適合人類生存相關參數的星球,來確認是否建立殖民星球,其中最為重要的幾個物理參數就是星體引力,溫度區間,星體活躍程度。 這些參數在合適范圍內的星體就可以作為殖民星球,建立合適的生態環境區之后以提供人類生存。 而能否實現正常殖民,則要根據星區整體的資源豐度,開采難易程度等等指標綜合考慮。 這只是星際探險的理論流程,在實際的人類聯邦星域之中,由于人口極度匱乏,連已有星區都因為人口發展困難而影響了發展速度,大殖民時代也早已過去,現在的聯邦處于殖民星區的高度發展需求時代。 所以當前星際冒險的主要任務是勘探高豐度資源星系,簡單來說就是在浩瀚星海中朝著殖民星區經濟范圍內的一個又一個未探索恒星天體進發,然后勘測星體資源豐度,判斷是否符合殖民星區的開發要求。 而能讓探險家對星際探險如此狂熱的原因,自然是豐厚的回報。 只要發現了一個合適的資源星系,首先就是擁有該資源星系的開采股份,以及來自星區執政官方的海量資源點獎勵。 根據資源星系的各方面指標,這個獎勵從足夠兌換一艘中型星艦的資源點起,最高到一艘大型星艦為止。 相比之下,資源星系開采股份帶來的源源不斷的收益才是大頭。 探險家還擁有資源星系的冠名權,以彰顯榮譽,無論是社會還是經濟地位,只需一次探險成功就可以得到躍升,并被記載入星區的編年史。 而整個星際聯邦探險家的最高榮譽,便是屬于一種特殊星球。 自然生命星球。 一顆自然生命星球,就意味著孕育誕生一個全新智慧文明的機會,整顆星球上微小到哪怕是小小細菌,對聯邦來說都是寶貴的生物本。 自然生命星球的價值無法估量,孕育而出的珍貴自然生命體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