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陽明悟道-《明帝國的崛起》
第(1/3)頁
遼東巡撫王承裕由沈陽前往丹東,其主要目的并非是巡視領地。而是基于當前行政區劃的改變。
朝鮮王國的平安道目前劃歸遼東布政司,平壤府在其中(和之前的方案有調整)。咸鏡道劃歸渤海布政司。
剩下的朝鮮布政司還剩六個道。之后全部要改為府、縣制度。
王承裕前來丹東,亦是要和即將動身,啟程前往漢城任職的朝鮮總督王陽明見面。
…
…
平壤府是朝鮮王國的重鎮。王守仁自去年十月底攻下這座重鎮就一直呆在這里。
至此差不多有四個月的時間。
他這段時間非常清閑,也就是處理下平壤城的政務,剩余時間都在讀書。
十一月份時是等張昭在漢城出結果。等完成兼并朝鮮王國,他被張昭表奏為朝鮮總督,又需要等朝廷決策。政務,他其實管得不多。都是交給下屬。
此時,朝鮮王國的官員們都還在位,還在干活。而到開春之后,大明的官吏則是紛紛抵達。他更有空閑時間。
丹東城的建設,目前都是新軍營的后勤官員方儲在負責協調,興建起遼東自金州之外的另一座港口城市。
城內,官衙之后的庭院里,王陽明在竹林前徐徐的踱步。他早年曾經有學習程朱理學格物致知,對著竹子格的故事。因而,他在平壤城中住這幾個月,對這片竹林特別喜歡。
這些天,他一直在讀書。倒不是讀四書五經。他是響當當的兩榜進士,而且名次在二甲前列。若非是父親在翰林院任職,他也不會進六部當“觀政進士”,而是會直接進翰林院當翰林。
或許,這樣他的人生又是另外一條路。當然,他其實并不在乎未來是否能當宰輔,位極人臣。他的興趣在“經學”,在軍事。
他這些天讀的書,都是張昭在鳳凰城見他時,給他帶來的京中各種報紙、雜志。上面的文章基本就是大明最新的學術動態。
譬如:張昭所創辦的京師大學。其名下就有兩本雜志,一個月一期,在各縣城的郵局接受天下士民的訂閱。分別叫做:《經濟》、《數學》。
這基本就是對著儒學,特別是程朱理學的缺點窮追猛打。
儒學有一個很核心的思想,叫做“重農抑商”。歷代王朝都是這么干的。先秦時期的法學集大成者韓非子更是點名“商人”為五蠹之一,危害社會,危害國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兴隆县|
宕昌县|
松潘县|
宁德市|
云霄县|
紫金县|
神木县|
彩票|
五大连池市|
高雄市|
牟定县|
彰化市|
古交市|
吉木乃县|
十堰市|
筠连县|
武陟县|
江北区|
贡山|
青河县|
班玛县|
黄石市|
阿尔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克拉玛依市|
长岭县|
嵩明县|
石家庄市|
衡阳县|
云阳县|
石楼县|
新余市|
黄冈市|
武汉市|
岳阳市|
岳阳县|
遵义市|
靖远县|
永安市|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