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封張昭為新秦伯,食祿五百戶,欽此!” 新軍衛大營千戶府中,欽差王華手捧圣旨宣讀,在一連串辭藻華美的形容詞和定語之后,俱是出自翰林之手,最終朗讀出張昭的爵位。他是狀元出身,儀表堂堂,聲音洪亮。 此刻香案前,只有王華一人站立著。府前大院里跪滿著將校、文吏、軍士。 香煙裊裊。 為首的一人就是年方十八歲的張昭。 “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春風吹過城北的大營,新刷的石灰軍營墻壁雪白,烏壓壓的全部都是新軍衛的士卒。新軍衛四個團五千多人,外加后勤部門、留在京師的工匠等等。 所有的人全部都簇擁在千戶府這里,擁擠不下的,則是在千戶府外的校場中。見證著這歷史性的一幕。 張昭謝恩的聲音在風中回蕩著。 五十六歲的王華微笑著合攏圣旨。其實心中有些驚奇。作為狀元、翰林,他沒少代表朝廷宣讀旨意,但如張昭這樣受擁戴、愛護的將軍還真只此一人! 張昭起身,接過圣旨,微微舉起來,向諸軍示意。 大院內,院墻外,校場中的新軍衛將士們瞬間爆發出陣陣的歡呼聲,“吾皇萬歲!萬歲!” 這是將士們對皇帝承認張昭、新軍衛的軍功所爆發出的喜悅之情。 待歡呼聲稍落,張昭再拱手道:“謝王老大人。” 他和王陽明相交,對來宣讀旨意的王華多幾分親近。同時,也是知道此公的品德確實是磊落君子。王華“老實人”的名號,他前年在宮中當值時不知道聽過多少遍。 “張伯爺不必客氣。韋州大捷的消息傳來時,本官聽到時亦是非常振奮。揚我大明國威啊!” 王華笑著說道,轉身將幾名禮部官員托著的玉盤上的官服遞給張昭,“公服、常服、官帽、腰帶,笏均在此,張伯爺收好。” “謝老大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