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六章 尾聲(上)-《明帝國的崛起》


    第(1/3)頁

    張昭返回小安鎮,而如潮水般擴撒的消息也傳到各自的地方去。

    皇城,內閣中。

    李東陽和謝遷兩人在文淵閣的大堂里敘話。路過的中書舍人們見兩位大佬間氣氛似乎不大對,各自腳步匆匆的散去。

    弘治一朝,極少見政治-斗爭的描述。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譬如弘治朝三君子中的王恕,此老活到正德三年才去世,為何在弘治六年就罷官?原因是他和時任的大學士丘濬不和。

    再譬如,同為弘治朝三君子的馬文升與劉大夏就不和。而劉大夏和李東陽是同鄉。正德初年,兩人聯手將時任吏部尚書馬文升逼走。

    所以,弘治朝的劉、李、謝三位閣老未必見得就是鐵板一塊,看法不同的時候未必就沒有。君不見,正德朝內閣總辭職時,李東陽就沒走。

    當然,這并非說李閣老就是反派。李東陽謚號文正,這是文人的最高謚號。這代表著時人對他的總評價。

    此時,謝遷便是和李東陽的看法有分歧。

    謝遷將茶碗放下,沉吟著道:“賓之兄,天子口諭授一名生員為勛衛散騎舍人無損官制,只是調其隨侍東宮似有些不妥。”官位到他們這個地步,談論評皇帝的旨意并無不妥。

    他是很堅定的文官政治擁護者。作為太子少傅,太子名義上的老師,他不希望太子過多的關注武事。而張昭進東宮,無疑是有某種可能。此子對北虜的戰爭頗有見地,就怕他鼓動太子日后往北用兵!

    所以,他派人給順天府府尹胡溥打了個招呼:能把張昭壓下去就要壓下去。而且,他知道保張昭的就是李東陽。但剛剛結果傳過來,并不如他的意。

    李東陽笑呵呵的道:“于喬,你是說張昭?我族弟相鐸(李教諭)對其評價很高,幾次向我推薦。天子調他去東宮,也是人盡其才!于喬,堵不如疏啊!”

    他很清楚謝遷的想法。但是太子點名要張昭去參贊軍務,且和天子說過。只是個八品官而已,何必為這點事和天子鬧?太子如今才十歲,可塑性很大。

    張昭不清楚勛衛散騎舍人是干什么。李東陽當然清楚。他當年可是在翰林院坐了九年的板凳。后來又修《憲宗實錄》,對這些官職、典故非常熟悉。

    勛衛散騎舍人是皇宮里的禁衛。擇公、侯、伯、都督、指揮之嫡次子充任。俸秩視八品,侍衛直宿外,或令署各衛所事及聽差遣。

    但如今天子不親征,充作親衛的勛貴子弟純粹就是值班站崗,沒有任何前途。有品級的武官子弟都不屑于為此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丘北县| 庆元县| 镇康县| 江川县| 大方县| 九台市| 长治市| 同德县| 萝北县| 建德市| 柘城县| 阳曲县| 拜泉县| 土默特左旗| 晋江市| 台南市| 新蔡县| 阿拉善盟| 林周县| 哈巴河县| 永仁县| 澎湖县| 平凉市| 抚远县| 临邑县| 许昌市| 呼伦贝尔市| 衢州市| 遵义市| 都江堰市| 连南| 东兰县| 哈巴河县| 昌吉市| 泰和县| 湖州市| 保山市| 尚志市| 通许县|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