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這恰恰說明,子尚和錦衣衛(wèi)牽連不深。幾百兩銀子,錦衣衛(wèi)的千戶怕都看不上。所以,這個案子錦衣衛(wèi)絕對不會深度介入。張昭如何翻盤?” 李教諭這才算理解過來。感覺這種事很費腦,比做學(xué)問還難。 李幽再道“第三,基于確鑿的事實,子尚的名聲如今在士林中已經(jīng)跌到谷底。一個讀書人和錦衣衛(wèi)勾結(jié)太敗人品。我們幾個同年剛才吃酒,真沒幾人同情他。 所以,子尚這首先就在輿論上輸了道義。譬如子尚看似受太子、長寧伯、李閣老看重,但明日審案,這三方恐怕都不會強(qiáng)行保他。他只能靠自己。” 李教諭忍不住嘆口氣,“你接著說。”方才他去族兄府中。不僅僅是像張昭說的,防止幕后者玩盤外昭。未必沒有讓族兄出手幫助的意思,但族兄根本不應(yīng)。這未必就沒有子遠(yuǎn)這分析的原因啊! 李幽豎起一個手指,“第四,我剛才喝酒時,聽到最新的傳聞,幕后指使余冠舉報子尚的是壽寧侯府。其原因是壽寧侯看中子尚家的二鍋頭生意,要出手強(qiáng)奪。” “啊?”李教諭極其驚訝。他一心做學(xué)問,雖然張昭送過二鍋頭給他,但他并不知道這酒是張昭的生意。 李幽道“本朝的外戚氣焰之囂張,老師是知道的。當(dāng)年李夢陽前輩都被逼的下獄,差點問罪。若此傳言為真,子尚這次更是在劫難逃啊!” 不待李教諭回應(yīng),李幽繼續(xù)道“第五,這是我自己分析的。太子殿下邀請張昭去東宮參贊軍務(wù),只怕會引得文武重臣們不滿。難保沒幾個心思齷齪的,拘泥于文武之別,教授東宮愛文事。譬如馬文升。他若是施壓。明日的審理,子尚絕無幸免之理。” 李幽這五條原因列下來,條理清晰。如同抽絲剝繭般將問題分析的清清楚楚,盡顯其水平。 李教諭是自嘆弗如。然后,心中的憂慮更甚。自土木堡之變以來,國朝的文武之爭,誰心里沒數(shù)?若朝中重臣心中將張昭打入另冊,那明日還要更加的兇險! 那么,明日張昭能翻轉(zhuǎn)整個局勢,順利脫身嗎?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