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客滿樓是青龍鎮中最好的酒樓。大門五間開,共兩層。二樓是包間,一樓是大堂。 張昭走進去時,董鼎、董原等董家眾人正在大堂中就坐。大堂四周的八仙桌中都坐滿人。將正中的“舞臺”留出來。 “張賢侄,請!”董鼎笑吟吟的做個手勢,示意張昭落座。心中志得意滿。 張昭名聲很盛,但在他的“威脅”之下,還不是乖乖由京城來到青龍鎮?將股份放在客滿樓、眾人的眼皮子底下交易是他的主意。這樣就不怕張昭反悔。否則,名聲還要不要? 董朗心中憤然,跟在張昭身邊落座。他父親今日沒臉露面,他則是跟在張昭身邊表明他的立場。其實,他搞不懂張昭為何要答應出售三成股份。但他選擇信任張昭。 張昭拱拱手,并不以為意。坐下后,神情平靜的問道:“董員外,銀子都帶來了嗎?” 董原輕蔑的看微胖的董朗一眼。他知道他堂弟到現在還惦記著他妻子。但是,這輩子你都沒翻身的可能!笑著道:“張兄弟,三成股份你要2000兩銀子,未免太高。” 張昭瞥董原一眼,淡淡的道:“董員外,管好你兒子。這里有他插話的份嗎?我已經讓元明轉告于你。值不值這個價錢,你自己心里清楚?!? 董原被張昭一句話給憋的要出內傷。但見父親向他擺手,只得把一肚子氣給咽回去。狗日的,你給勞資等著。余冠那里可是捏著你的把柄的。 董鼎將近五十歲,一輩子經商養成他討價還價的習慣。此刻看著眼前的少年,臉上淡定的笑容慢慢淡去。他意識到有些棘手。張昭似乎看穿他的“威脅”。 把賬房、伙計撤走,確實可以造成混亂。京西煤窯、宣府那邊也確實是走董家的人脈網絡,他有影響力。但是,這真的能對“二鍋頭”造成致命打擊嗎? 不能的。 他無非就是欺負張昭年輕,用這復雜、混亂的商業局面施壓。他以為張昭害怕了。但現在看,張昭隱隱要掌握著談判的主動,似乎并不畏懼。 “小兒輩的話,張賢侄何必放在心上?那就兩千兩銀子成交。但是,我要派賬房審查知行商行的賬目,派遣管事到南口村中監察二鍋頭的生產等等。詳細的條目我都羅列好,這是合約?!? 董鼎從身邊的李戶書手中拿過合約,遞給張昭,“張賢侄,你覺得合適咱們就簽約?!? 明朝的契約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衙門里用印的契約,具備法律效力。這叫紅契。另一種是雙方私下里商議簽訂。這叫白契。因為去衙門用印要交錢,民間白契盛行。 董鼎此時遞給張昭的是一張紅契:加蓋了宛平縣令的大印。只要張昭簽名就生效。同時,以此來表明他不退讓的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