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清晨時分,張昭便帶著長隨陳康出發(fā)前往青龍鎮(zhèn)。管家吳春時留在家中幫忙將粟谷裝袋,給短工們發(fā)工資,清償債務,準備繳納秋稅等事宜。 張家的傭人比半個月前增加至:三名長工,四名婦人。外加農(nóng)忙時雇的兩名短工。老吳已是事實上的管家。 陳康今年十四歲,身材看起來有些瘦小。穿著簡樸的粗布衣衫,走在張昭身邊,“少爺,余老爺昨天中午回到書院的。秋哥兒說余老爺會在書院休息幾天。” 張昭輕輕的點頭,背著書袋,走在鄉(xiāng)間的道路上。 這段時間他吃的好、營養(yǎng)充足,鍛煉充分,身體逐漸強健。背著幾斤的書袋“遠足”并不覺得吃力。但是,為以后出行方便,還是要搞一匹馬啊。 南口村距離青龍鎮(zhèn)20里路,走路需要兩三個小時。而騎馬則只要半個小時左右。 “陳康,幫我留意下市面上馬匹的價格。” 陳康道:“少爺,京城里一匹馬大約15兩銀子。但養(yǎng)起來比較費事、費錢。” 他不像小張昭,十七歲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一門心思讀書。他在蔣家莊中就懂人情世故。少爺剛發(fā)一筆橫財,買肯定買得起,但是養(yǎng)馬就很費錢。 張昭意外的看陳康一眼,很機靈的小伙子啊,心里算一算賬,只能嘆口氣,投資到馬匹上不合算。遂將思緒放到此次青龍鎮(zhèn)之行上。 這次去青龍鎮(zhèn)必須要把問題解決掉,不能再等了。 … … 將近中午時,張昭帶著自己新招募的長隨抵達青龍鎮(zhèn)中。 七月的中午,官道附近的青龍鎮(zhèn)還是那樣的繁華、熱鬧。明代不像后世人口爆炸。鄉(xiāng)村中安靜、閉塞。而青龍鎮(zhèn)中就明顯感覺到人口密集些。 路過鎮(zhèn)中寬敞的酒樓客滿樓時,陳康道:“少爺,要不要我去買點酒菜。聽秋哥兒說,中午飯后余老爺有午休的習慣。” 他在青龍鎮(zhèn)中這些天,和書院里的書童秋哥兒混的很熟,把一些情況都套出來。 這個時間點去書院,會正好趕上余老爺吃飯。自家少爺怕是沒資格讓余老爺停止吃飯出來接待。那不如在鎮(zhèn)中先吃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