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觀眾們明白了,原來干剛剛那幾聲似遠似近,似夢似幻的“酒干倘賣無”的呼喊,是故事中女兒內心最深處的記憶。 這一首歌應該李寒站在女兒的角度,寫的一首歌。 剛一開始,李寒就在試著喚醒女兒的記憶,喚醒女兒那漸漸迷失在璀璨燈光下的良知。 李寒相信,雖然女兒刻意回避,但在她的記憶最深處,一定還藏著“酒干倘賣無”的聲音和旋律。 就看能否將其徹底的喚醒了? 在這一刻,觀眾們似乎都已經有些明白,李寒為什么要為那個故事寫一首歌的用意了。 這首歌是為那個故事寫的,是為那位啞人父親寫的,更是為女兒寫的。 “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地哪有家。 沒有家哪有你, 沒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養育我, 給我溫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護我, 我的命運將會是什么? ……” 一字一句,無不在努力喚醒女兒那漸漸迷失的良知。沒有父親的養育和愛護,她又如何能夠長大?又如何能夠站在星光璀璨的舞臺? 沒有父親的愛護,她的命運會是什么?沒有人知道,但卻可以想象。 曲調始終有些悲傷,也有些無力,就像是老父親遲遲盼不到他想見的人,那樣無助和悲傷。 又像是女兒的虛榮心不愿意自己的良知被喚醒,曲調感覺自己有些有心無力。 不過,到了“我的命運將會是什么?”這一句的時候,曲調突然爆發出一種強而有勁的力量。 這是一種憤慨的力量,也是一種對女兒的當頭棒喝和質問,“如果沒有你父親的守護,你的命運會是什么?你知道嗎?” 女兒的執迷不悟,讓曲調憤慨了,從而發出了強而有力的喝問。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女兒那始終存在的良知,自己開始爆發的力量。 女兒的良知始終存在,也只有始終存在,才有被喚醒的可能。 只是,女兒的良知之前被光鮮艷麗的虛榮心牢牢的遏制住了,無法動彈,陷入沉睡。 現在,良知受到了呼喊,它開始蘇醒,開始與光鮮艷麗的虛榮心抗爭,剛開始時十分柔弱無力,但力量越來越強。 終于到“我的命運將會是什么?”這一句喝問時,來了第一次爆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