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支持一派的人如此,那些還沒有去看《梁祝》的反對一派的人同樣如此。 他們也很想去看看,那些家伙看過之后就反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所以,無論是支持一派,還是反對一派,都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電影院。 看完之后,他們都找到了各自想要的答案。 對于反對一派的人來說,除了還有極少數人為了自己的面子,不愿意承認自己之前判斷失誤之外,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自己之前的確是錯了,他們不應該質疑李寒的。 極少數人依然負隅頑抗,但已經掀不起任何的波瀾。 這個時候已經可以說,這一場持續了不短時間的爭論已經結束,支持一派完勝! 這個時候作為勝利的一方,本可非常解氣的去嘲諷那些反對一派的人,但這種事情并沒有發生。 看在那些家伙及時道歉的份上,就不去嘲諷了。 況且,那些家伙的本意,其實也是為了保護梁祝故事,而不是刻意針對李寒。 現在,那些家伙一樣的興奮和激動,有這就足夠了。 大家一起興奮和激動,一起討論梁祝故事最后經典的一幕,也挺好的。 網絡上,兩派之間的爭論已經幾乎沒有了。有的只是大家一起對于梁祝故事的各種討論。 尤其是最后,梁祝紛紛化蝶的經典一幕,更是被大家津津樂道。 這一幕實在是太過于驚艷了,所有人都為此感到興奮和激動! 沒有人知道李寒是如何構思出這一幕的?他們只知道這一幕,一定會成為永恒的經典,閃耀當世,流傳后世。 也只知道,李寒在這類故事創作上,有著極強的天賦和敏銳的感知。他一定是從現在關于梁祝故事記載的只言片語中,獲得了靈感。 李寒和《梁祝》,成為了網絡上的絕對焦點。 不只是網友們議論,很多的名人大佬,也親自撰文表達了自己對于《梁祝》的看法。 著名歷史學家岑學庚就這樣寫道:“今天去看了《梁祝》,心里十分感慨。這也許并不是歷史上已經失傳了的梁祝故事。但我卻希望它就是歷史上已經失傳了梁祝故事,它也有資格成為歷史上傳說中的梁祝故事。李寒先生真的為我們彌補了梁祝故事失傳的遺憾,我們要感謝李寒先生!” 國家歷史文化分部主任沈學銘寫道:“李寒先生的《梁祝》,對于我國遺失的歷史文化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梁祝化蝶在這一刻成為經典,閃耀現在,也必將流傳后世。在數十年、上百年之后,李寒先生創作的梁祝故事,或許就會真的成為歷史上傳說中的梁祝故事。” 岑學庚、沈學銘這樣大佬級別的人物,都親自撰文對李寒的《梁祝》進行了充分的肯定,也給予了很高的贊譽。 這無疑相當于等于李寒的《梁祝》,已經得到了官方的權威認可。 這樣一來,誰還敢說李寒是在消費梁山伯和祝英臺兩個人物? 極少數那些仍然還在負隅頑抗的家伙們,這個時候總應該徹底偃旗息鼓了吧? 事實當然也是如此,網絡上那些惡意詆毀《梁祝》的聲音,徹底的消失了。 《梁祝》的熱度和影響,正在達到如日中天的程度。 除了最受關注的李寒之外,導演陸飛、主演冉在旭、葉詩文、周徐燦也同樣備受關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