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這兩個大橫隊后面,則是三個乘馬的女真猛安,其中的一個還批上了鐵甲,似乎就是赫赫有名的鐵浮屠騎兵。另外兩個騎兵猛安則是輕甲、無甲的拐子馬。 完顏阿魯本人并沒有親自率領鐵浮屠,而是在一群拐子馬的護衛下,策馬站立在自己的牙旗和認旗之下。 守備宋軍左翼的是高金剛(董金剛)指揮的一個軍,番號是親征行營第二軍。面對兵分兩路而來的金兵,高金剛和他的兄弟高羅漢也進行了一番分工。 高羅漢領著一將步軍和一將騎兵開出大營。其中步軍將一拆為四,在營地左側展開了四個營一級的方圓之陣,堵住了三條從低矮的山包之間通過的小路。而騎兵將也分了四份,以營為單位散在步兵組成的方圓之陣后面。 而高金剛則指揮余下的三將步兵和一個中軍將,守著綿長的壕溝和柵欄防線。 高金剛將手頭的四個將拆成了兩陣,也組成了前后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倚著木柵欄展開,步兵們將四五尺高的長牌木盾置于木柵欄后,拼成了二十段盾墻,每一段盾墻后面都是一個百人之隊。 第二道防線則依托山勢而立,用拒馬槍和大車封住了山坡,一個步軍將和半數騎馬、半數步行的中軍將官兵,在幾處山頭上列出了十六個橫隊,在四處平整過的山包頂部還擺上二十來架配重式梢砲。 高金剛則爬上一座位于高處的望臺,手持著一架千里鏡,東張西望,觀察敵情。 高臺底下則是一群傳令的親兵、旗手和鼓號手還有幕僚機宜,都伸長了脖子在等著高金剛的命令。 高金剛現在沒有任何命令要下達,只是低聲嘀咕著:“不要放箭,不要放箭......等金賊到了壕溝邊上再射!” 他所說的壕溝就在柵欄前方二十步開外,又窄又淺,溝里面也干干凈凈的,沒有放水,也沒在溝底插上木樁或斷刀、斷槍。所以金兵不需要填平壕溝,就能直接沖過去了。 壕溝里面干干凈凈,但是在壕溝的內側和外側卻挖了不少陷坑,還撒了許多小號的鐵蒺藜。如果一腳踩進陷坑或是踩在鐵蒺藜上,可也夠受的。 慢吞吞前進的金兵重甲兵中已經有人中了陷坑和鐵蒺藜的招,不是突然矮了半截,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下抱著腳丫子慘叫! 在他們前方約莫三十步開外的宋軍盾陣后面指揮的隊正、部將(營將)、準備將們看見這一幕,終于揚聲發令:“弓箭——發!” 口令的余音還在回蕩,宋軍盾陣后面,頓時就響起一陣金屬機括碰撞的聲音! 數百支木羽箭飛射而出,從木柵欄的空隙中穿過(也有沒穿過去直接釘在木頭上的),被陷坑和鐵蒺藜稍稍阻擋了一下的金兵甲士紛紛中箭! 與此同時,列在神臂弓手后面的弓手也開始張弓搭箭,拋射出羽箭了——這些弓手都是由長槍兵、長斧兵客串的。而宋軍行營軍的神臂弓手,同時還配備了刀牌,可以近身肉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