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別說,這個趙佶還真是挺能急中生智的,居然想出了一個禍水北引之際。 雖然趙楷手中的三百三十萬財貨和一個帝姬不見得能引走正在南下的全部金兵,但多少可以引走一些吧?東路金兵的人數就這么一點,去大名府找趙楷要三百三十萬財貨和趙多富了,能來東京開封府的兵不就少了? 萬一......趙楷真是宋版李世民呢?把派去大名府的金兵一頓好打,攻打開封府的金兵許就會調往大名府找場子了。 趙佶的旨意,童貫自然不敢不聽,只好急急忙忙離開艮岳,然后一邊安排心腹去給還在北上途中的趙楷報信;一邊打發依附自己的那個人在大遼心在宋的倒霉蛋趙良嗣(因為反對接納張覺而被削奪官職)去出使金營。 而趙佶看見童貫已走,又對領樞密院事蔡攸道:“蔡卿,你向來都和鄆王楷頗為親近吧?” 蔡攸聽見這問題,頓時就撲通一下給趙佶跪了,結結巴巴道:“臣雖然和鄆王殿下有些親近,但那都是陛下的意思......否則臣怎敢結交親王?” 大臣結交親王在宋朝是大忌,也就是綱紀敗壞的徽宗朝會有大臣結交鄆王的事情發生,但是也僅限于鄆王,別的親王可沒有大臣敢去親近。而之所以會有那么多大臣敢湊到鄆王跟前,原因只有一個——趙佶這個官家發了話,叫下面的臣子去和趙楷親近。 “朕沒有責怪你的意思,”趙佶擺擺手,“朕只是想問,以你對鄆王的了解,他會去向金人求和嗎?” “會......”蔡攸重重點頭,“但是以臣對鄆王的了解,他絕對不敢引兵闖東華門......” 趙佶聽了這話,居然頗為贊同,點頭道:“朕也覺得他不敢硬闖東華門......可是他偏偏闖了!看來朕和你一樣,并不是真的了解三郎啊!”他頓了頓,又壓低聲音,“蔡卿,朕現在擔心鄆王剛猛好斗,根本不會去和金賊講和!” 蔡攸點點頭,也道:“臣,臣也覺得有這種可能!” “可如何是好?”趙佶看著蔡攸,“蔡卿,你得給朕想個辦法啊!” “這個......”蔡攸沒得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想辦法了,還真給他想著一個,“陛下,臣的那個堂叔祖蔡懋現在正是河北轉運使,判大名府。如果陛下發一道中旨給他,讓他設法聯絡金人,請金人到大名府同鄆王和談,那鄆王就怎么都躲不掉了。” “這倒是個辦法!”趙佶聞言大喜,“那蔡懋會照辦嗎?蔡懋似乎也和鄆王相熟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