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遇著什么災(zāi)年,大宋還送糧送物。 現(xiàn)在以大宋為中心的這些個屬國可以說是個大家庭,而大宋便是家長。 上等屬國是血脈嫡親,中等蜀國嘛,那能算是尋尋常常的親戚。 至于下等屬國,則要較之前兩者相去甚遠。 是如越理朝、占城、三佛齊等這些招惹過大宋的國家,明面上看著是越理朝最為凄涼,但其實都差不多。 占城、三佛齊這些國家的國主不過是還掛著國主的名而已,皇室也還保留著,且管理朝政。 但是,國內(nèi)大軍卻幾乎被裁撤殆盡,只剩下個城最基礎(chǔ)的維護治安的兵卒。 他們當(dāng)初向大宋請降請臣時,趙洞庭的條件就這么簡單。 要不想被大宋欺負,要不想大宋禁軍入境,這沒問題,不過前提是自個兒把兵給裁撤了。 大宋倒也不派兵進駐這些國家,但是,若是哪個下等屬國敢暗中發(fā)展軍隊,就須得承德大宋的怒火,且絕對沒有轉(zhuǎn)圜的余地。 現(xiàn)在大宋之強盛舉世皆知,這些吃過大苦頭的占城、越理朝等國估摸著是不愿意犯險的。 以他們的國力,暗中招再多兵馬也不會是大宋對手,不過是自找麻煩。 在他們認知的疆域中的國家,沒哪個國家有將大宋從霸主地位拿下來的能耐和可能。 除去裁軍,這些下等屬國還得年年向大宋納貢。 至于享受的優(yōu)待,那自是寥寥無幾的。 不過要真比起來,最可憐的還是越理朝這樣的。 國主被貶為候不說,國內(nèi)權(quán)力都被大宋派人接管。 皇室如同虛設(shè)。 整個越理朝都可以說是在大宋的治理之下,只不過,還掛著這越理朝的國名而已。 王昛細細推敲琢磨,腦子里細數(shù)即便大宋那寥寥無幾的幾個上等屬國,不禁是咽了咽口水。 以高麗之前的作為,要想成為上等屬國還真不大可能。 能成為大宋上等屬國完全是好事啊,大宋皇帝會是這樣以德報怨的人? 絕對不是。 從大宋和元朝的硬碰中,他就知道趙洞庭是個不愿意吃什么虧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