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幾乎是武鼎堂供奉們出去辦事的常態。 但若是取下面具,還是能夠發現其中有幾張熟面孔。 紅葉谷谷主徐鶴,還有李雁南、李堂歸兄弟兩個。 雖然這兩兄弟還是上元境修為,但算是武鼎堂中堅力量中的主心骨。 再就是吳阿淼。 他倒是帶著“賤笑”,始終在和他旁邊的黑袍供奉說著話。 而這供奉,正是大宋皇帝趙洞庭。 距離萱雪報告各地有蛛網間諜開始活躍已經過去十余天的時間,趙洞庭覺著該出發了。 他沒打算御駕親征,這會兒大軍都已經壓到前線去。 且這么多年過來,和大理、蜀中、西夏以及元朝打仗,大宋的禁軍向來都是無往不利的,現在已經不需要他這個皇帝以御駕親征來提高士氣,不如偷偷地跑到前線去。 而若是跟著武鼎堂榮耀殿的高手們同時趕往前線,顯然沒法遮掩住自己的行蹤。 趙洞庭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只要榮耀殿的高手們出宮,必然會被蛛網的探子給盯上。 也只有這樣小股混在糧隊里,裝做是護送糧食的供奉,才能夠逃過那些蛛網探子的眼線。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趙洞庭給自己易容了。 至于徐鶴、吳阿淼,前者在武鼎堂不算是核心人物,后者更是近幾年沒生活在大宋,想來不會被人盯上。 趙洞庭騎著馬,優哉游哉聽著吳阿淼在旁邊絮絮叨叨。 這一出宮,倒是比在宮里顯得踏實些。 在宮里,哪怕是在洗心閣潛修。 缺少新鮮事物,便總是忍不住去想念樂嬋她們。 在宮外,短時間內多少能分散些注意力。 趙洞庭已然忘記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出過長沙城,借著這趟觀察觀察民情也是不錯的。 這些“糧食”要送到前線去,但長沙城守軍只需要送到常德府就行。 而到常德府的途中需經過寧鄉、益陽兩城。 這兩城都是在潭州境內,也能算是天子腳下。 朝廷頒發下去的制度、發令,在下面有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從這兩城便可看出許多端倪。 就這日傍晚時分,糧隊便到得寧鄉城外。 寧鄉城不過是個縣城,守軍不足千人。 糧隊到時,守軍都統已經在南城門處等候著。 “末將寧鄉守軍都統見過將軍!” 糧隊最前頭到城門下,這寧鄉守軍都統便對著馬上的將軍拱手施禮。 其實兩個人都是穿著的都統的甲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