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總是拿事補人心-《劍來》


    第(2/3)頁

    鐘倩笑道:“我們山主在外邊名氣很大的,故事之多,江湖演義,仙俠志怪,可以寫好幾本大部頭書籍了。”

    姜尚真以心聲說起柳勖的那袋子金精銅錢。

    陳平安點點頭,忍住笑,“是我們柳詩仙的一貫作風,悶不吭聲就把好人好事給做了。”

    其實柳勖在去往老龍城途中,又做了件事,就是飛劍傳信一封給騾馬河柳氏,信上只說了兩件事。

    陳隱官急需金精銅錢,家族有多少庫藏都拿出來,就當是他柳勖預支了未來百年千年的全部家主俸祿,家族若有藏私,他就不當什么家主了,反正說話也沒屁用。

    信上再勞煩老家主親自跑一趟近鄰的三郎廟,捎個口信給袁氏家主,要報答幫助袁一擲解決夢魘一事,給落魄山送去金精銅錢即可,至于數量多少,就只看袁一擲之于三郎廟的重要性了,反正一顆也是給,幾百顆也是給,歷來施恩不求報的陳隱官都不會介意的。

    這封家書末尾,柳勖著重提醒家族內部,此事必須嚴格保密,絕對不可對外泄露半點。

    陳平安喝過茶水,起身道:“周首席既然來都來了,不如留在這邊多聊幾句。我就不久留了,在這邊當過了客人,自家山頭那邊,還需要我去待客。”

    先前陳劍仙和高掌門離場,都沒說今天議事就此結束,還是會有下一場,所以就沒誰敢擅自離開大木觀。

    吳闕和程元山都未能參加那場更為私密、規格更高的落花院議事。

    脾氣暴躁的吳闕本來氣不過,想要撂下一句欺人太甚,只是瞥見那個還躺在墻角根呼呼大睡的某位江湖同道,就覺得氣順了。

    大木觀山門口。

    蔣去和顧苓打算在這邊等人,于情于理,他們都要與那位陳劍仙誠心誠意道個歉陪個罪,再道個謝,甚至只要對方愿意,磕幾個頭算什么。

    烏江捧刀而立,用上聚音成線的手段,問道:“袁黃,江神子是被陳劍仙打出道觀的,咱倆冒冒然救人,會不會惹惱陳劍仙?”

    袁黃無奈道:“是你跟陳劍仙熟悉,還是我更熟悉?”

    烏江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此地不宜久留,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若是得知陳劍仙沒有跟袁黃計較,再現身不遲。

    救落水的江神子,袁黃是主謀,我只是幫兇,呸,幫閑而已……不曾想就在此時,那一襲青衫已經現身門口,身邊只是跟著沛湘和周姝真。

    陳平安問道:“若是顧苓今天不曾現身,蔣泉,你會怎么做?”

    蔣泉沉默片刻,不愿瞞騙對方,老老實實回答:“不管能否拔刀出鞘,只要見到陳劍仙一次就糾纏一次,直到徹底消磨陳劍仙的耐心,隨便一拳打死我了事。”

    顧苓有些著急,再是老實人,可哪有你這么老實答話的。

    可她還是挽住蔣泉的胳膊,共進退同生死。

    陳平安笑道:“我這個人別的不說,聽幾句真心話的氣量還是有的。出門在外以誠待人,這很好。以后有什么打算嗎?”

    蔣泉說道:“已經跟顧苓商量過了,以后就道侶攜手云游四方,我們倆都沒什么大的追求,估計不會開山立派,至多是尋一處山清水秀的心儀地方落腳隱居,外出游歷,在江湖上,不敢說行俠仗義,降妖除魔,路上遇見不平事,憑本事做點本分事還是可以的,被當地老百姓視為奇人異士就覺得很有趣了。”

    陳平安仔細聽著蔣泉描繪一雙道侶的自家事,最終抱拳笑道:“無比憧憬,心神往之。”

    蔣泉一愣,陳先生當真是在羨慕自己?沒說反話?

    顧苓施了個萬福,“陳先生只管拭目以待,以后我與蔣泉一定會奉公守法,在江湖在山上,都會力所能及做些善行善舉。”

    陳平安點頭道:“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們都各自努力,以善因結善果。”

    再一伸手,陳平安將那留在觀內墻根的琴囊和一袋子錢都馭到山門口,陳平安笑道:“錢不多,你們別嫌棄,買山錢也好,買書錢也罷,多少是我的一點心意。”

    顧苓伸手去接過那只棉布包裹的琴囊,蔣泉就伸手去接過錢袋子。

    不曾想陳平安唉了一聲,“不像話,你們既已成家就該立業了,女子得管錢,顧苓,該拿出一家主婦的風范了。”

    顧苓懷捧琴囊,趕忙將那錢袋收入袖中,不忘轉頭看了眼蔣泉,夫君內心可有不甘?

    蔣泉識趣得很,立即點頭表態道:“你管錢,必須你管錢。”

    陳平安笑道:“按照我家鄉那邊的說法,女子眉眼高是有福報的,誰娶進家門就是誰的幸運,只要夫妻之間不成天吵架,就一定可以家宅興旺,光宗耀祖。蔣泉,要惜福啊。”

    顧苓笑得不行,才知陳先生原來如此善解人意且言語風趣呢。

    蔣泉更是笑聲爽朗道:“借陳先生的吉言,我蔣泉肯定惜福!”

    陳平安轉頭望向主動來此“救人于落水井中”的袁黃,打趣道:“那張符箓果然沒白送,種宗師先前那句評語,可謂一語中的,袁黃真是一位從古書上走出來的人。”

    袁黃微笑道:“長者賜不敢辭,說到底,還是陳劍仙識人之明。”

    陳平安咦了一聲。年輕人不去落魄山學拳真是可惜了。

    袁黃這小子好像與落魄山的風氣,天然相宜?

    陳平安想了想,說道:“袁黃,烏江,你們倆哪天有跟高人學拳的想法了,就去狐國那邊,找國主沛湘知會一聲,落魄山那邊可以幫你們多安排幾個選擇,放心,不一定非要你們跟落魄山武夫拜師學藝。浩然天下九洲,止境武夫不多,卻也不少,這些宗師性格各異、脾氣不同,但是都很惜才,我恰好認識幾個,屆時只要你們雙方投緣,就可以敬茶喝茶,就此有了個師徒名義,以后造化如何,最終武學成就高低,各憑自身本事。”

    烏江咧嘴笑道:“這敢情好!”

    不曾想身邊袁黃笑道:“我如果真要找個師父,尋明師學好拳,肯定也是找陳先生,除此之外,別無他想。”

    烏江倒抽一口冷氣,我了個乖乖,袁黃這廝可以啊,自己怎么就沒有想到可以如此拍馬屁?!

    陳平安笑著搖頭道:“不湊巧,武學一道,我已經有關門弟子了。”

    “那就不需要師徒名義,我就當只是找陳先生學好拳,不是什么拜名師。”

    袁黃毫不猶豫說道:“再說了,哪天陳先生也覺得我是可造之材,起了惜才之心,改變主意肯收我為徒的話,其實不用更換關門弟子,讓我的那位未來小師弟委屈點,多出個名義上的小師兄便是了,私底下我喊他師兄都無妨。”

    別說是一驚一乍的烏江,沛湘和蔣泉顧苓幾個都對此人刮目相看。

    陳平安忍俊不禁,點頭道:“好商量好商量,可以商量的。”

    烏江嘆了口氣,“陳劍仙,我就算了,不在你這邊討這個巧了,跟各路宗師學拳可以,晚輩求之不得,但是換人拜師就免了,陶師父就是我的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點江湖規矩還是要遵守的,既然宗師是人,習武不還是做人,做人總不能昧良心。”

    陳平安笑道:“無心插柳柳成蔭,看來陶斜陽收了個好徒弟。”

    心愿已了,美夢成真,臨行之前,蔣泉看了眼周姝真,他欲言又止。他曾經受恩于敬仰樓,可別因為自己,連累了敬仰樓。

    陳平安笑著點頭,示意他不用多想,只管寬心。

    蔣泉和顧苓告辭離去。

    陳平安目送這雙道侶踏波遠游如鴛鴦。

    袁黃聚音成線說道:“陳劍仙,是我急功近利了,見諒。”

    陳平安只是問道:“如此心急,有更深的緣由嗎?是因為當年未能真正報仇?”

    袁黃搖頭道:“當年就已經報仇雪恨,只是這一路行來,時常可見惡人當道,他們不是身著黃紫,位高權重,就是那些以道人自居的煉氣士,行為不端,或是管教不嚴,聲勢越來越大,別說江湖門派敢怒不敢言,就連朝廷和官府都管不了他們,再與鄰近祠廟同氣連枝,愈發根深蒂固,我這些年始終思考一個問題,有些惡行,地方上官官相護,高居朝廷廟堂上的將相公卿一死了之,談何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山上修道的練氣士,傳說更是歲月悠悠,是不是過了大幾十年或是整整一百年,曾經遭殃的陽間舊人都死了,當年舊事一樁樁一件件,只要無人追問,就都算翻篇了?眼見不平事太多,我心里邊不痛快,思來想去,好像就只有學拳境界更高、出拳時手腳力道更重,才算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解決之法。”

    “我們邊走邊聊。”

    陳平安雙手籠袖,笑道:“如果你和湖山派高君之前見過,今天大木觀廣場和落花院兩場議事,肯定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袁黃赧顏道:“陳劍仙謬贊了。”

    “正兒八經討論事情的時候,我這個人從不輕易夸人。以后相熟了,你就會知道我這句話的所言非虛。”

    陳平安笑道:“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也有個問題要你回答,你不用計較對錯,只管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如何?”

    袁黃沉聲道:“請陳劍仙問。”

    陳平安伸手指向湖面,“你若是秋氣湖的水君,作主人當地主,那你覺得對待一湖有靈眾生,栽培,扶持,打壓,收獲,是……養魚嗎?”

    袁黃說道:“君子只要生財、取用、踐行皆有道,便是覺得養魚也無妨。”

    結果陳平安并不評價袁黃的這個答案,只是又問道:“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你會如何?”

    袁黃說道:“我不做。”

    陳平安笑了笑。

    只是袁黃很快補了一句,“只是現在我敢這么說,問心無愧。假設將來真有這么一天,我現在就不敢保證了。”

    陳平安點點頭,算是認可了袁黃的補充說法,緩緩道:“道為主術為輔,行之有道者,心機、術法和手段,多多益善,哪怕犯錯了,也能立即知錯和改錯,而糾錯一事,本身是蘊含力量的。人能改錯,便可勝己。國能改錯,便可利民。所以圣人才會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有術而心無道,不說行走旁門左道,機關算盡太聰明,哪怕任你走在一條陽光大道上,依舊是隱患重重,只因為一切言行如撒草籽,不經意間回頭望去,才知身后路旁,早已雜草叢生,田地荒蕪。”

    “是人是鬼是神是仙,看心看行不看言語不看形,儒者是人師,道者是人師,讀過書的,沒讀過書的,都可以為人師。”

    “在家修行,出門見人。”

    “與人爭執或問道,當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辯。如果贏了是贏,輸了也是贏,這就是論道,而不只是辯論了。”

    袁黃聽到這里,由衷贊嘆道:“這種吵架方式真是好,如果雙方都有此心,哪里還會有那么多的雞同鴨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本是句喪氣話,按照陳先生的這種思路去解題,可就有別解了,不但提出了一種縝密推理的辯論規則,還提出一種更高的……道德原則!”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里邊存在著一個極其難解的悖論,講理之人哪里需要別人講理。”

    陳平安笑道:“不管怎么說,我都不敢貪功,因為提出這些學問宗旨的,正是我的先生。”

    “難怪陳先生能夠如此豁達,待人處事這般從容。”

    袁黃感嘆不已,只是很快補上一句,“真是名師出高徒,陳先生的先生,學問有多高,晚輩不敢想象。”

    陳平安笑著拍了拍袁黃的肩膀,“袁黃,以后你如果真有機會在落魄山落腳,那就可以反證一事了,一山風氣,與我無關。”

    都是你們一個個自帶上山的。

    關我屁事。

    我這個當山主的沒跟你們計較,你們還有臉怪到我頭上?

    袁黃哪里知道落魄山還有這種家風門風,只當是自己去落魄山學拳一事,陳劍仙已經答應了一半。

    袁黃和烏江也都告辭離去,打算結伴游歷江湖一趟,兩人確實投緣,一見如故。

    作為臨別贈禮,陳平安便跟兩位年輕武學天才,多說了幾句可虛可實的拳理。

    “未學真功夫,先吃苦跌打。武夫有了拳意上身,才算真正登堂入室。你們既然是結伴游歷江湖,平時可以多切磋,勝負心不可過盛,但是更不可全無。切磋之外,飲食起居,跋山涉水,更是練拳,每一步都可以是拳樁。鐘倩那是祖師爺賞飯吃,才可以每天憊懶混日子,千萬別學他,你們也學不來。”

    “可要說學成了一身殺人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就是人隨拳走,而非人遞拳。拳會越練越死,說句難聽的,就是取死之道。”

    “拳譜、拳招千千萬,在我看來,拳法至理就只有一點,任你是誰,拳高幾境,與之對峙,也敢遞拳。”

    “所有性格,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如劍雙刃。歸功于年少時父母管教,師長約束,再往后,無非是佩弦自急,佩韋自緩。”

    之后陳平安再將狐國的確切地址告訴他們,順便打趣一句,都是氣血旺盛的年輕人,可別進了狐國就看花眼,溫柔鄉是英雄冢,再無心練武了。最后再有意無意提醒兩位年輕武夫,山河壯麗,人間有大美,我輩武夫多走多看,別走馬觀花一般不上心,那么本身就是學武,可漲拳意。

    烏江只當是一句劍仙蹈虛的大言空話,年輕人點頭飛快且起勁,實則卻是心不在焉的。袁黃卻是一字不差,默默記在心里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张家港市| 嘉荫县| 洪雅县| 乌恰县| 那曲县| 察哈| 楚雄市| 阿勒泰市| 高尔夫| 论坛| 鄯善县| 安多县| 奉化市| 临夏县| 丰都县| 射阳县| 海林市| 哈巴河县| 平泉县| 班戈县| 清水河县| 甘肃省| 武陟县| 苗栗县| 慈溪市| 德庆县| 崇礼县| 应城市| 长阳| 和林格尔县| 玉林市| 大关县| 嘉黎县| 揭东县| 乌鲁木齐市| 翁牛特旗| 汾阳市| 凤城市| 锦州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