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浩然九洲,文廟三位正副教主,連同三大學宮祭酒、司業,先后各自趕赴各洲,總計封正了十六條大瀆。 北俱蘆洲和寶瓶洲各有一條,桐葉洲一條都沒有,所以那場桃葉之盟,其中一事,就是商議合力開辟大瀆,重新疏浚舊瀆水道, 將那條埋河作為主干,通河入海,大泉王朝姚氏女帝,估計也有這份考量,才愿意摻和那些山上事。 當然不是所有入海之水,都可以稱呼為“瀆”的。 就像那桐葉洲的燐河,加上支流,長達萬里,就連河神的品秩才從七品,但是些水脈長不過三四千里,也能成為大瀆。 而文廟關于江河改名,如何升遷,如何獲得“瀆”字后綴,從未對外公布具體的評定之法。 陳平安點頭笑道:“是有這個打算,但是具體實施起來,比較難,一來各方利益,極難平衡,岑湖君是治水行家,最清楚這里邊的坑坑洼洼。再者桐葉洲那邊,大伏、天目和五溪三座書院的山長,誰都不敢點這個頭,此舉可行與否,就算是某種暗示,書院那邊肯定都不會給的。一旦大瀆有了主干河道的雛形,合龍的合龍,分流的分道,改路的改道,結果最后文廟那邊通不過,導致這條大水始終無法獲得大瀆稱號,那么對于參與此事的大泉姚氏,北邊的金頂觀,以及蒲山云草堂,這些所有參與其中的王朝、小國和山上仙府來說,可就不是幾十顆幾百顆谷雨錢的損失了,一不小心就是總計多達上萬顆谷雨錢的爛賬、糊涂賬,然后狼狽不堪,各回各家,再要想填平各自的財庫窟窿,估計會讓各國戶部尚書和山上的財神爺們一氣之下,全部辭職卸任了事,反正沒啥盼頭了?!? 竇淹嘆了口氣。 陳平安舉起酒碗,與竇山神輕輕磕碰一下,笑問道:“怎么想到問這個了。” 岑文倩也好奇,南邊那個桐葉洲有無一條大瀆,與你竇淹這個山神能有什么關系,便調侃一句,“當著芝麻綠豆官,操著首輔尚書的心?!? 好友之間,往往以相互拆臺為樂。 竇淹一仰頭,碗中酒水一飲而盡,也就照實說了,“這不桐葉洲那邊有個不大不小的山上門派,是桃葉之盟的山上勢力之一,一路托關系,找到了咱們寶瓶洲,然后我一個山神好友,不知怎么就摻和其中了,這家伙覺得有機可乘,是發財的路數,就問我要不要參加,可以湊一筆錢,事成之后,至多兩三百年就能回本,然后就可以每天躺著分賬數錢了,這樣的好日子,可以持續七八百年,按照那個朋友的說法,粗略算下來,至少可以有翻兩番的利潤。” 岑文倩氣笑道:“你們想錢想瘋了吧?!? 如今文廟重新開啟大瀆封正一事,得感謝三個人。 皚皚洲韋赦。大驪國師,繡虎崔瀺。亞圣一脈的元雱,浩然歷史上最年輕的書院山長。 一個是為了此事,多年奔走疾呼,由于韋赦并未參加文廟議事,但是傳言韋赦舊事重提,給三位文廟教主都寄了一封信。 而那崔瀺,倒是一言不發,甚至從未與文廟打交道,就只是“自行其是”,“我行我素”就將事情做成了。 齊渡的出現,成了一個最好的正面例子,證明一洲山河擁有一條大瀆,用來聚攏水運,利大于弊。 之后才是元雱,在文廟議事期間,正式提出此事。 事實上,陳平安還知道一件密事,在那條夜航船之上,陳平安曾與元雱,龍虎山小天師,少年僧人這一行人碰過面,而他們除了勘驗浩然天下最新的幾種度量衡的微妙偏移之外,確實還曾專程走完一條齊渡,算是重點考察對象之一。 竇淹又給自己倒滿酒,朝某人舉起酒碗,笑望向那位人不可貌相的青衫劍仙,岑文倩你一個小湖君,先一邊涼快去。 隱官大人,不如你老人家給句準話? 不成,我就勸那好友千萬別用神仙錢打水漂去了。成,那我疊云嶺可就要砸鍋賣鐵湊錢了。 陳平安倒了酒,晃了晃酒碗,嘖嘖道:“這疊云嶺酒水,價格不便宜啊。” 岑文倩拿酒碗一磕桌面,提醒那竇淹別得寸進尺,瞪眼道:“竇大山神,陳先生已經說了那么多,這都沒聽懂,當久了山神,就聽不懂人話了?” 因為岑文倩卻可以斷定,只要不出意外,桐葉洲休想重開大瀆,方才陳劍仙那番言語,已經道破天機,算是給此事一錘定音了。 一場桃葉之盟,就那么幾個山上山下勢力,哪有本事做成這么一項壯舉,所謂的議程之一,就是個表面功夫,用來凝聚人心的。 只有一種可能,才有希望為桐葉洲打造出一條大瀆,那就是由玉圭宗領銜,而且必須是韋瀅親自露面,不惜消耗自家宗門的功德,再拉上皚皚洲劉氏這樣財大氣粗的過江龍,然后可能還要拉上大驪朝廷這個北邊的盟友,一起坐地分賬, 陳平安想了想,說道:“不光是竇老哥,岑先生如果手頭有點閑錢的話,可以算上一份?!? 岑文倩愣了愣,這位新任湖君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陳平安繼續說道:“竇山神,你得給我個保證,與人各處借錢,都是可以的,但就算是在你那個同僚好友那邊,也別多說半句,就算扛不住對方追問,你就敷衍一句,只說是路邊聽來的小道消息,做不得準,信與不信,就是他的事情了。絕對不能那天喝高了,就將咱們今兒這頓酒的拉家常,與任何人和盤托出。” 竇淹點頭如搗蒜,大笑道:“要是這點官場規矩都不懂,我就白當這個疊云嶺山神了?!? 岑文倩好奇問道:“這是?” 結果對方笑著給出一個答案。 “我會促成此事?!? 岑文倩呆滯無言,只覺得匪夷所思,不敢相信,只是不得不信。 這位年輕劍仙的言下之意,再清楚不過。 三位書院山長都不敢點頭的事,我可以。 岑文倩沉默許久,結果這位湖君一開口,就讓竇淹差點沒把一口酒水噴出來。 “陳先生,我囊中羞澀久矣,你得借我點錢,當然是谷雨錢。” 陳平安剛夾了一筷子清蒸鱸魚,懸在半空,滿臉無奈道:“這盤魚也真心不便宜。” 最后等到陳平安離開疊云嶺后。 竇淹疑惑道:“奇了怪了,怎么我總有一種錯覺,好沒道理?!? 岑文倩微笑道:“明明是同桌喝酒,卻是恍若隔世?” 竇淹一拍桌子,“一語中的!我就是這么個感覺!文倩,咱倆該不會是做夢吧?” 岑文倩笑問道:“想要驗證此事真假,簡單得很,把臉伸過來,我打你一耳光?!? 竇淹笑罵幾句,收斂笑意后,輕聲問道:“咱倆有這么些好事,都是因為當年那個姓崔的讀書人吧?” 岑文倩點點頭。 竇淹沉默半天,只憋出一句好話,“這個姓陳的,倒也十分念舊?!? ———— 書簡湖,前不久有了首任湖君。 這對轄境囊括整座書簡湖的真境宗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不單單是被分取一杯羹的事情那么簡單了,簡直就是在臥榻之側,又多出了一張床。 新任湖君,按照文廟最新的金玉譜牒品秩劃分,是從三品的高位,與那大驪鐵符江水神、舊錢塘長品秩相當。 在這件事上,再看熱鬧的寶瓶洲本土譜牒修士,對真境宗也是報以幾分同情的,大驪朝廷,確實有幾分過河拆橋的嫌疑了。 據說一手促成此事的,是那個已經病逝于任上的老尚書柳清風。 就是不知道現任、也就是真境宗第三位宗主,宮柳島的劉老成,如今是作何感想。 玉圭宗那邊,會不會為此而心生怨懟,就此與大驪宋氏生出些間隙。 反正最近幾個月來,真境宗地界,書簡湖周邊城池,氣氛都有幾分詭譎,好像一張張酒桌上劃拳都小聲了許多。 鶻落山地界,有個新建立沒幾年的小門派,掌門是個散修出身的老修士,叫張掖。 書簡湖的變動,就像一場蓄勢待發的暴雨,誰家門戶大,庭院多,雨點落地就多,門戶小的,反而也就無所謂了。 幾乎每年,都會有個老朋友,來這邊探望張掖。 素鱗島女子島主,作為劉志茂大弟子的田湖君,她是書簡湖的一位本土金丹地仙。 她今天也來了這邊,只是與師尊一般,都施展了障眼法,因為所見之人,是章靨。 青峽島一眾修士當中,擔任釣魚房主事的章靨,是最早跟隨劉志茂的“從龍之臣”,甚至沒有什么之一。 沒有譜牒修士出身的章靨,可能就沒有后來的截江真君,就更沒有如今的真境宗首席供奉了。 章靨在一間不大的屋子里邊,與故主劉志茂和田湖君,三人圍坐在一只火盆旁,章靨喝著一碗池水城的烏啼酒,這種仙釀,價格死貴,不是貴客登門,不會輕易拿出來待客,小門小戶的,處處都需要花錢,由不得他這個掌門,大手大腳開銷,那些弟子們的修行,作為本命物的靈器,日常藥膳,以及偶爾給鶻落山鄰居仙府的人情往來……哪里不需要神仙錢, 雖然略顯寒酸,但是日子過得很充實,章靨甚至不覺得是什么苦中作樂。 人生路上,上一次有這種心境的生活,還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會兒剛剛認識劉志茂。 一個野心勃勃,一個志向高遠,兩個白手起家的窮光蛋,會一起憧憬未來。 章靨端著酒碗,捻起一?;ㄉ讈G入嘴中,好奇道:“這位新晉湖君,是什么來頭、背景,怎么一點官場消息都沒有的?!? 劉志茂譏笑道:“瑯嬛派的掌門張掖,早年青峽島的二把手,書簡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野修章靨,到頭來,在鶻落山給個龍門境修士手底下,半租半買了一塊屁大地盤,張掌門你自己說說看,有什么官場門路?如今那些個山水邸報,都是與鶻落山修士們借閱的吧?” 章靨從盤子里拿起幾張米粿,分別蘸了蘸豆腐乳,再放在火爐上邊的鐵網上邊烤著,“我這叫寧為雞頭不當鳳尾。再說了,我這門派是小,名字取得大啊。至于山水邸報這些開銷,能省則省,跟人借來翻看,邸報上邊又不會少掉幾個字的,不看白不看?!? 流霞洲的瑯嬛福地,與那金甲洲的鴛鴦福地,都是名動浩然九洲的極佳去處。 只是撿了個大漏,得以取名為瑯嬛派,卻意味著章靨的這個門派,以后就別想躋身宗門了,除非臨時改名。 最近這么些年,章靨每次去書簡湖,就兩個地方,去見那個算是自己“帶上山涉足修行”的鬼修曾掖,當年淳樸怯懦的少年,正是章靨帶著離開茅月島,到了青峽島,遇見了那個賬房先生,才有后邊的所有機緣和境遇。還有就是那處昔年橫波島遺址,其實如今就只是一處水面而已。 反正章靨都會刻意繞過青峽島,顯然是打定主意,要與過往劃清界線了。 劉志茂說道:“新任湖君夏繁,是頭鬼物,聽說是大驪邊軍斥候出身,生前曾經立下不小的戰功,帶隊襲殺過一頭元嬰境妖族,此次赴任后,在外露面次數不多,暫時還不知真正的性格,總之不是什么省油的燈,是頭笑面虎。尤其是他身邊還帶了個來歷不明的幕僚,叫什么吳觀棋,也沒個道號,聽說是散修出身,要我看啊,多半就是大驪諜子出身的陰狠貨色,聽劉老成說過一嘴,夏繁能夠從一眾英靈當中脫穎而出,補了這么個天大實缺,好像那位大驪太后,暗中出力不小?!? 章靨笑道:“這種云里來霧里去的神仙打架,我們這些只在岸邊淺水處吃食的小雜魚,看看熱鬧就好了?!? 劉志茂笑呵呵道:“確實比我自在多了?!? 這么些年,劉志茂一直反復勸說章靨重返書簡湖,哪怕不在真境宗那邊擔任譜牒仙師,在青峽島橫波府的那些藩屬島嶼當中,隨便挑選一個,跟田湖君差不多,撈個島主當當,不一樣能夠開山立派?總好過在這邊隱姓埋名,領著一幫堪堪有點修行資質的年輕人、屁大孩子,成天跟雞屎狗糞打交道,像話嗎? 若是換個人,如此不識趣,半點好歹都不知道的貨色,劉志茂早就一巴掌怕死了。 不過聽說這塊鳥不拉屎的地盤,最早是那個人舉薦的。 又因為章靨為自己的門派取了這么個名字,劉志茂私底下曾經請一位地師來這邊勘驗地理,卻也沒能看出半點門道。 以劉志茂早年一貫的行事風格,鶻落山就可以更換主人了。 以前是野修,如今身份有變,得厚道些,花點錢就是了。只是對方敢開高價? 千萬別把一座宗字頭門派的首席供奉不當回事。 劉志茂斜瞥一眼自己的大弟子,“看看你自己,再看看人家。都說人比人氣死人,你怎么還不死去?!? 田湖君每次在這邊屋子里,真是連喝酒都不敢大口的。 就怕哪里惹來師尊的不開心,然后與自己新賬舊賬一起算。 聽到劉志茂這句暗藏殺機的言語,田湖君瞬間臉色慘白。 師尊所謂的那個“人家”,當然就是如今那位隱官了。 章靨搖頭笑道:“田湖君又不算差了,難道如今連金丹地仙都不值錢了嗎?” 劉志茂嗤笑一聲,“在桐葉洲那邊,就老值錢了。咱們田地仙要是去了那邊,開山立派都不難?!? 章靨對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田湖君,其實印象不差,只是她的道心不夠堅韌罷了,要說害人之心,其實不多,在以前的書簡湖,這種修士空有境界,不夠心狠手辣,反而是很難長遠立足的,只是時過境遷,變成了一位真境宗的譜牒修士,無非是個好好修行,不用有太多的勾心斗角,無需與誰兇險廝殺,反而成就可期。 大概這就如當年那個賬房先生的一句玩笑話,今天之人難說明日之事。 在這之后,還有句肺腑之言:倘若一覺醒來,今天依舊無事,便是人間好時節。 章靨收斂些許心緒,玩笑道:“你們真境宗,屁本事沒有,就屬頻繁更換宗主,天下第一,如果再換人,下任宗主,怎么都該輪到你了吧。” 姜尚真,韋瀅,劉老成,祖師堂的頭把交椅,椅子還沒坐熱,就要換人了。 劉志茂在老友這邊,沒有如何藏掖,笑道:“劉老成倒是私底下與我提過一茬,問我有沒有這份心思,如果愿意,他現在就會開始謀劃此事了,時機一到,劉老成就會跟上宗舉薦,免得臨時抱佛腳,會很難在玉圭宗那邊通過,畢竟那個韋瀅不是吃素的,他肯定會有自己的布局,只說那座九弈峰,如今都有個新主人了。不過此事,我沒答應?!? 說實話,玉圭宗的前后三任宗主,從荀淵,到姜尚真,再到如今的韋瀅,隨便一個,都是手腕極厲害的角色。 章靨有些意外,遞給劉志茂一張烤成金黃色的米粿,再給了田湖君一張,“為何不答應下來?當一把手與二把手,此間滋味,天壤之別。” 劉志茂接過米粿,低頭啃起來,“我算是看明白了,身上這個譜牒身份,就是一件傳上去就脫不下來的衣服,別人看著保暖,自己穿著嫌熱,想要硬脫下來不穿了,就得連衣服帶一層皮肉一起脫掉。我要還只是個首席供奉,以后說不得還有條退路,可要是繼任宗主,這輩子就算等于必須一條路走到黑了?!? 到底不比當那隨心所欲的山澤野修,行事肆無忌憚,位高權就重,手握生殺大權。 當年的書簡湖,誰想要往上爬,都得蹚出一條血路才行,試想當年,任何一位島主,甭管大小,誰腳下沒些尸骨當那墊腳石? 如今呢。 一種是修士自身境界說了算。 再就是靠門路和師傳了。 總之,宗字頭里邊的修士境界,別太當回事。 就說那個宮柳島上邊,一個叫周采真的小丫頭片子,她有什么修行資質,結果呢?不說李芙蕖把她視為己出,比嫡傳還嫡傳,便是宗主劉老成見著了她,那也是要和顏悅色幾分的。 還有李芙蕖那個新收的弟子,叫郭淳熙,來自一個叫仙游縣的小地方,還曾是個半吊子的純粹武夫,完全是靠著神仙錢堆出來的三境練氣士,將來能夠 洞府境,李芙蕖當真愿意收他當嫡傳?無非是姜尚真丟過來的一個爛攤子,李芙蕖絲毫不敢怠慢罷了,由不得她不上心,不出力。 同樣的道理,身為次席供奉的李芙蕖,在姜尚真那邊屁都不敢放一個,在真境宗一般祖師堂成員那邊,她隨便與人幾句旁敲側擊,又有誰敢不當回事? 再說那個傻人有傻福的曾掖,當年是從哪兒得來那本秘籍,又如何會被旁人譽為“可以為鬼道中別開一法門矣”? 天上掉下來的不成?倒也勉強能算,畢竟確實是姜尚真隨手丟給曾掖的,然后曾掖路邊散步,就撿到手了。 章靨看了眼老友,點點頭,“明白了?!? 劉志茂眼角余光瞥見那大弟子,她還在那兒開開心心啃米粿呢。 他娘的,真是個半點不開竅的廢物。 把咱們截江真君氣了個半死,差點就要忍不住,一巴掌朝她臉上摔過去。 其實劉志茂這些言語,藏著兩個意思。 劉老成,躋身仙人境沒幾年,但是有信心,更上一層樓,求一求那個傳說中的飛升境! 不然劉老成何必與劉志茂如此示好?還不就是以后想當個舒舒服服的真境宗太上皇? 再就是劉志茂所謂的一條后路,田湖君聽不懂,章靨卻是一點就明,是說那下次五彩天下重新開門。 劉志茂極有可能,要去那邊開宗立派!自己當那宗門的開山鼻祖。而不是什么狗屁下宗的第四任宗主。 這件事,是真有可能做到的,而且都不用與玉圭宗撕破臉,少了一個下宗的首席供奉,卻多了一個在五彩天下開宗立派的山上盟友。雖說下次開門再關門,想要跨越兩座天下,非飛升境無法做成,但是天下事,說不準的。比如萬一真被劉志茂僥幸躋身了飛升境?又比如文廟那邊,突然改變主意了,要與五彩天下長長久久互通有無?就像世俗王朝邊境線上的那種茶馬交易? 田湖君顯然察覺到了師尊的不悅情緒,只是偏不知道自己哪里錯了,一時間氣悶不已,她只覺得凄苦至極,又不敢流露出絲毫,只得低頭啃那米粿,味同嚼蠟。 章靨想起一樁趣事,笑道:“聽說那個在池水城浪蕩多年的奇人異士,如今已經成為湖君府上的清客了。啥來頭,莫非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自古異人,多隱于屠沽中?” 前些年池水城來了個道行深淺不定的外鄉奇人,能吹鐵笛,性情古怪,時而穿大袖紅衫,如膏粱華族子弟,頭頂簪花,睥睨獨行,時而衣衫襤褸如貧家乞兒,逢人便當街乞討,只要有人愿意給錢,就幫忙算卦,不管對方答應與否,都會追著給出幾句類似讖語的言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