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百二十一章 與諸君借取千山萬水(中)-《劍來》


    第(1/3)頁

    掌律長命拉著小米粒一起閑逛去了。

    陳平安與賈晟一起散步,笑問道:“還適應目前這個身份吧?”

    賈晟立即一拱手,感慨萬分道:“承蒙山主器重,僥幸得以身居要職,戰戰兢兢,不能有絲毫懈怠,又不敢畫蛇添足,思來想去,只能是秉持一個宗旨,多看多聽多笑臉,少說少做少顯擺。我本來就道行淺薄,小小龍門境,莫說是為風鳶渡船雪中送炭了,便是錦上添花的事兒,也未必做得成,就想著先不誤事,再走一步看一步,盡量為落魄山略盡綿薄之力,總不能辜負了山主的厚望。”

    落魄山掌律長命和財神爺韋文龍,都屬于臨時在風鳶渡船幫忙,只等下宗慶典結束,就會返回落魄山。

    按照崔東山的安排,渡船這邊最終真正管事的,其實還是負責待人接物的賈晟和賬房先生張嘉貞。

    風鳶渡船,跨越三洲,總計途徑十七座渡口,只說腳下這座桐葉洲,靈璧山野云渡、大泉桃葉渡在內,便有七處渡口之多。

    乘坐一條風鳶渡船,大好河山盡收眼底,高立太虛瞰鳥背,遨游滄海數龍鱗。宛如帝子乘風下翠微,只見無數青山拜草廬。

    位于浩然天下南北一線的三洲山河,從最北邊,大源王朝的崇玄署云霄宮,到最南邊的驅山渡,渡船這么一趟走下來,賈晟什么山上神仙沒見過,骸骨灘披麻宗的財神爺韋雨松,如今都要稱呼自己一聲賈老弟了,還有那些大驪京畿之地長春宮的幾位仙子,一聲聲的賈道長,喊得老神仙心里暖洋洋的。更不說寶瓶洲一洲攏共不過五尊大山君,其中北岳山君魏檗,那是自家人,公認披云山是與落魄山穿一條褲子的山上交情,無需多說半句,此外中岳山君晉青,南岳女子山君范峻茂,賈晟如今就又與這兩位都混了個臉熟。

    陳平安點頭道:“心里多知道,嘴上少說道。”

    賈老神仙一愣一驚一嘆,臉色配合唏噓聲,可謂行云流水,“絮叨半天,仍是不如山主真知灼見,賈晟當個渡船管事,已經頗為吃力,山主卻是只因為性情散淡,與世無爭,只有兩山兩宗門的地盤,這才限制了山主的手腳。不然在賈晟看來,只要山主自己愿意,當那寶瓶洲的火龍真人,桐葉洲的符箓于仙,也是服眾的。”

    陳平安根本不搭話,立即轉移話題,問道:“白玄呢?”

    賈晟撫須而笑,輕聲答道:“就在船上呢,這會兒應該在閉關,不然早就聞訊趕來見山主了,比起在落魄山,如今咱們這位小小隱官的練劍,就要勤勉太多了,可能是憋著口氣,不愿被同齡人的孫春王拉開距離。山主,說實話,我是很期待百年之后的落魄山和仙都山了,每每想起,自己能夠位列其中,都會覺得與有榮焉,些許舟車勞頓之苦,算得了什么,何況這一路走南闖北,其實都待在風鳶船上,躺著享清福呢,說是奔波勞碌,都是我大言不慚了。”

    陳平安笑道:    “著手處不多,用心處不少,還是很辛苦的,相信掌律長命都看在眼里了。”

    賈晟久久無言,喃喃道:“何德何能,得見山主。”

    這句話,還真不是賈老神仙的溜須拍馬,確實是從肺腑處有感而發的誠摯之言。

    小有早慧,老有晚福,是兩大人生幸事。

    一個靠上輩子積德,一個靠這輩子行善。

    陳平安問道:“驅山渡那邊,玉圭宗供奉王霽,與皚皚洲劉氏客卿徐獬,你覺得他們是什么樣的人?”

    賈晟小心翼翼斟字酌句,“王霽是儒生出身,性格剛強,言語直爽,而那位徐大劍仙,瞧著性子冷清,不好接近,但是心腸熱,約莫徐獬這類人,不輕易與誰交朋友,可只要是朋友了,就可以托付生死。”

    王霽并非玉圭宗自己培養出來的修士,曾是桐葉洲罵姜尚真最狠的一個,不曾想最后反而成為了玉圭宗的祖師堂供奉,據說是當代宗主韋瀅親自邀請王霽去往九弈峰。

    替皚皚洲劉氏守在驅山渡的劍修徐獬,綽號“徐君”,是一位才兩百歲的金甲洲大劍仙,在家鄉北部戰場,老飛升完顏老景暗中投靠文海周密,在一場高層議事中,毫無征兆地暴起行兇,如果不是徐獬率先出劍阻攔,聯手一位金甲洲的止境武夫,攔下完顏老景的倒戈一擊,不然那些地仙修士的死傷數量,恐怕至少要翻一番,屆時金甲洲戰局只會更加糜爛不堪,說不定戰火都有可能順勢殃及北邊的流霞洲。

    陳平安說道:“回頭幫你引薦一位龍虎山的道門高人,這位老前輩剛好也要參加我們的宗門慶典。”

    賈晟先與山主打了個道門稽首,略表謝意,然后好奇問道:“莫不是天師府的某位黃紫貴人?”

    以山主如今的身份,認識一位黃紫貴人算什么,說不定與當代大天師都是見過面聊過天、以道友相稱的。

    陳平安微笑道:“在火龍真人卸任后,便是這位老前輩擔任龍虎山的外姓大天師了,姓梁名爽,老前輩居山修行,喜清凈惡喧鬧,故而姓名道號,在中土神洲那邊知道的人都不多,梁老真人之前在這桐葉洲,做過一樁如今只在山巔流傳的壯舉。老真人與上任天師府大天師是舊友,所以當代天師在老真人那邊,也是需要執晚輩禮的。”

    賈晟道心一顫,趕緊停步,打了個道門稽首,沉聲道:“福壽無量天尊。”

    要知道賈晟修行的,正是雷法一道,只不過相較被譽為萬法正宗的龍虎山五雷正法,賈晟所在山頭那一脈的祖傳雷法,說是旁門左道都很勉強,所以能夠見著一位龍虎山的外姓大天師,對這位目盲老道士而言,意義重大,已經不單單是什么面子事了。

    賈晟笑道:“山主,等到米大劍仙破境成功,咱們落魄山就又要嚇別人一跳了。”

    一位仙人境劍修,說是名動浩然九洲,半點不過分。桐葉洲的玉圭宗宗主韋瀅,北俱蘆洲的北地第一人白裳,如今也就是這個劍道境界。

    陳平安打趣道:“那我們就再難用米大劍仙調侃米大劍仙了。”

    賈晟嘿嘿而笑,確實小有遺憾。

    與賈晟分開后,陳平安臨時改變路線,沒有先去張嘉貞那邊的賬房。

    蔣去正在反復翻閱一本冊子,書頁上邊符圖、文字皆有,是擔任云上城首席供奉的老真人桓云,將符箓心得匯總成書,故而這本不厚的冊子,算是桓云的畢生心血,按照山上規矩,恐怕就算是親傳弟子,都未必有此待遇。

    聽到敲門聲,蔣去打開門后,很意外,竟然是隱官大人。

    到了落魄山這么多年,由于隱官大人常年在外,單獨閑聊的機會,屈指可數。

    陳平安落座后,與這個來自劍氣長城蓑笠巷的年輕練氣士,問了些符箓修行的進展。

    作為落魄山唯一一位符箓修士,蔣去正式的山中道場,在那灰蒙山,上次陳平安贈送給蔣去一部手抄本的《丹書真跡》,上冊。

    蔣去有些愧疚,硬著頭皮說道:“只學會了《真跡》上邊的前三種入門符箓,而且尚未精通,只能說是潦草有個符箓樣子,距離桓真人在冊子上所謂的畫符‘小成’之境地,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涉及到性命攸關的修行事,蔣去不敢有任何隱瞞,何況在隱官大人這邊,也沒什么面子不面子的。

    陳平安笑道:“萬事開頭難。”

    桌上有一摞蔣去畫成的黃紙符箓,陳平安拿起擺放在最上邊一張符箓,是最熟悉不過的陽氣挑燈符,一次次離鄉遠游,跋山涉水,算是他使用最多的符箓之一。

    陳平安雙指輕輕一抖,符紙頓時消散,只余下一張空懸的朱紅色符圖,再手腕擰轉,再輕輕橫推,原本不過巴掌大小的符箓,就驀然變成了一張等人高的“大符”,如一尊神靈,立在屋內。

    陳平安站起身,走到這張符箓旁,蔣去立即跟著起身,雙方隔著一張陽氣挑燈符。

    陳平安伸手指向一處朱砂線條,“你看這里,明顯有點歪斜了,顯然是你畫符之時,太過追求一氣呵成,反而在靈氣調度上出現了問題,導致精神不濟,半路氣衰則符路亂,才出現了這種細微偏差。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修道之人不可不察,畫符一途,當有一種看須彌如芥子、視芥子若須彌的眼光和心態。”

    “再看這里,這橫豎銜接處,也有問題,雖然不妨礙你畫成這道符箓,但是按照符箓術語,此地就屬于山水相沖,會折損符膽靈氣的生發,一旦祭出,符箓威勢,難免大打折扣,若是與人切磋道法,很容易就會被找到漏洞,稍受術法沖撞,就難以持久。”

    幫著蔣去一一指出符箓瑕疵,何處應當立即修改,什么地方可以稍晚完善,陳平安說得無比詳細,蔣去豎耳聆聽,一一記住。

    之后陳平安便雙指并攏,無需筆墨紙,便憑空繪制出同樣一張陽氣挑燈符,符成之時,剎那之間,金光璀璨,滿屋瑩光。

    陳平安再將其凝為一張尺余高度的金色符箓,輕輕推給蔣去,笑道:“回頭畫符,多作對比。以后等你躋身中五境,作為賀禮,我幫你與某位老神仙討要一張曾經托起一座山岳離地數百年之久的符箓,當然不可能是那真符,就只是類似碑文摹拓了,距離真跡神意,相去甚遠。”

    陳平安緩緩道:“天人同度正法相授,天垂文象人行其事,昔者圣人循大道、分陰陽、定消息、立乾坤,以統天地也。這符箓一道,在某種意義上,便如同山下王朝的史書、歷書。不單單是符箓修士,登山修行一途,本就是以人身小天地,牽連外界大天地,所以那位號稱天下符箓集大成者的于老神仙,曾在一部廣為流傳的符書開篇序言中,就為我們開宗明義了,‘頭圓法天,足方法地,目法日月,四肢法四時,五臟法五行,九竅法九洲,故而先賢有云,人有諸多象,皆法之天也。’”

    陳平安在修行路上,畫符的數量,雖說比不過自己練拳的次數,但是相比一些地仙符箓修士,恐怕只多不少,陳平安將一些自身心得毫不藏私,與蔣去娓娓道來,“古語大地山川河流,山川之精上為星辰,各應其州域,分野為國,皆作精神符驗,故而天有四表以正精魂,地有瀆海以出圖書。所以說山川河流,滿天星辰,就是符箓修士眼中最好的、最大的符圖,這才是真正的‘道書符箓’,靜待有緣人,各取所需,各行其法,各證其道。蔣去,你想想看,人間山脈蜿蜒千萬里,何嘗不是一筆仙人符線?天上北斗七星,懸天萬年復萬年,何嘗不是一張完整符圖?”

    “若說道理是空談,那就眼見為實。”

    陳平安突然沉聲道:“蔣去,站在原地,凝神屏氣,心與形定!”

    不給蔣去太多收斂心神的機會,陳平安閃電出手,輕輕一拍對方肩膀,蔣去只覺得整個人向后飄蕩而去,但是驚駭發現,眼前除了隱官大人的一襲青衫,還有一個“自己”的背影,紋絲不動。心神與身體分離?還是那種傳說中的陰神出竅遠游?不說那些秘法和特例,按照山上常理,修道之人,若能結出一顆澄澈金丹,便可以陰神出竅遠游,等到孕育出元嬰,形神合一,茁壯成長,便有了陽神身外身的雛形,這便是“陸地神仙煉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一說的由來。

    不曾想蔣去剛剛停步,又被陳平安輕輕一推額頭,再次向后滑出數步。

    然后陳平安一抖袖子,已經分不清自己是誰的“蔣去”如蹈虛空,天地有別,道人居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鹿泉市| 蓬安县| 灯塔市| 定南县| 咸宁市| 正阳县| 兴和县| 化德县| 康乐县| 和硕县| 盐亭县| 新丰县| 巨野县| 佳木斯市| 大石桥市| 安顺市| 宾阳县| 繁昌县| 太白县| 福州市| 黔西| 库尔勒市| 孙吴县| 甘谷县| 兴国县| 河源市| 峨山| 三明市| 丹江口市| 秦安县| 体育| 义马市| 镇安县| 香港| 泸水县| 普宁市| 博客| 斗六市| 迁西县|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