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只是朱顏改-《劍來》
第(1/3)頁
五彩天下中央地帶的天幕處。
兩道劍光從飛升城內拔地而起,直沖云霄,天地之間,那些高高低低的數座云海,被劍氣一攪,生出一個個巨大漩渦。
在云壤之間各自拉開一條弧形軌跡的璀璨劍光,來到與天幕大門差不多高度的,只是還隔著數萬里之遙,劍光驟然懸停,剎那之間現出兩個身形,一個頭別玉簪,青衫長褂,一個黃帽青鞋,手持行山杖。
兩位劍修各自再化作十數道劍光,往大門這邊掠來,是一模一樣的遁法,速度之快,猶勝流霞舟。
一位相貌清癯的儒衫老者撫須而笑,“不得不承認,只說趕路一事,還是他們劍仙更瀟灑些,劍光一閃,風馳電掣,天地無拘,看著就給人一種不拖泥帶水的爽利?!?
另外一位老人點頭道:“我當年也就是沒有成為劍修的修道資質,不然未必會愿意辛苦治學。”
這兩位負責坐鎮五彩天下天幕的文廟陪祀圣賢,一位是禮記學宮的首任大祭酒,一位開創了河上書院。
兩位老人,各帶了一位自家文脈的儒生,都是年輕君子,需要在此共同駐守六十年,如今詳細記錄一座天下各地,在甲子內的天時變遷、山水氣運流轉。最早是為了防止上五境修士潛入嶄新天下,尤其是盯著與桐葉洲、扶搖洲相通的南北兩道大門,不讓那些元嬰修士和金身境武夫壞了規矩,那幾年中,兩位文廟圣賢仍是揪出不少心存僥幸的修行、武夫,如今都在兩位老夫子的袖里乾坤的小天地之內,“寒窗苦讀圣賢書”呢。
等到見著了那位故地重游再折返此地的年輕隱官,兩位老人都有些笑意。先前陳平安通過桐葉洲那處天幕大門,來到五彩天下,文圣一脈的關門弟子,去勢匆匆,著急趕路,雙方當時就沒有過多客套。
至于年輕隱官身邊的那名古怪扈從,變化身形,一只雪白蜘蛛趴在青衫肩頭,負責看管桐葉洲的那位文廟陪祀圣賢,已經早早與他們通過氣,也就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陳平安的師兄茅小冬,如今是禮記學宮的司業,如今擔任桐葉洲五溪書院副山長的君子王宰,其恩師便是禮記學宮的當代大祭酒,王宰曾經來過這處天幕,在老人這邊,言語之中,對那位年輕隱官毫不掩飾自己的認可和推崇。而河上書院與南婆娑洲的山麓書院,都屬于亞圣一脈的頂梁柱,而老人跟陳淳安既是同一文脈的讀書人,雙方更是相交莫逆的摯友,早年陳平安曾經帶著大劍仙陸芝,聯手醇儒陳淳安,在海上圍剿了一頭隱藏極深的飛升境大妖,陳淳安曾經私底下找到過老人,說不曾想自己還能了卻一樁不小的心愿。
有這一層層關系在,兩位與陳平安其實沒有打過交道的陪祀圣賢,自然而然就會心生親近了。
臨近大門處,小陌再次身形變化成雪白蜘蛛,待在公子肩頭。
讀書人要面子。
陳平安與那兩位老人作揖行禮,兩位文廟陪祀圣賢亦是作揖還禮。
一方是以文圣一脈弟子身份,一方是禮敬劍氣長城的末代隱官。
雙方聊了些五彩天下的山水近況,陳平安就打算告辭離去,通過那道大門重返桐葉洲。
一位腰間懸配“浩然氣”的君子,御風趕來,笑著打趣道:“寧劍仙怎么沒有同行?該不會是吵架了吧?”
陳平安無奈道:“群玉兄閑是真的閑?!?
看得出來,雙方關系不錯,還是相互間能開玩笑的那種。
這位正人君子,名顧曠,字群玉。
同樣是文廟儒生,都曾經去過劍氣長城,但是他跟只是在避暑行宮那邊擔任督戰官的王宰不太一樣,因為顧曠除了是儒家弟子,還是一位劍修,所以得以上陣殺敵,跟寧姚、陳三秋這個小山頭混得很熟,多次出城廝殺,并肩作戰,那些被阿良丟到劍氣長城的大驪仿白玉京長劍中,一撥年輕劍修坐地分賬,顧曠憑本事分到了這把名為“浩然氣”的長劍。
疊嶂與陳三秋選擇一起游歷浩然天下,既沒有跟隨飛升城來到五彩天下,也沒有像晏胖子、董畫符那樣跟隨倒懸山去往青冥天下,陳熙是希望陳三秋能夠在浩然天下這邊安心求學,以陳三秋的那把飛劍的神通,說不定將來可以煉出個本命字。而疊嶂便是奔著顧曠而來,但是因為沒有料到顧曠會擔任五彩天下的記錄官,故而雙方這么多年,始終未能見面。
顧曠摘下腰間那把“浩然氣”,問道:“這把劍,能不能勞煩隱官交給飛升城,哪怕是歸還大驪宋氏也行,我留著不像話?!?
陳平安搖頭道:“我不幫忙跑這個腿,還是群玉兄自己留著吧。欠飛升城的這個人情,哪有這么容易償還的?至于大驪朝廷的那座仿白玉京,如今已經用不著這把‘浩然氣’長劍了。”
顧曠只得重新懸佩好那把長劍。
如果不出意外,顧曠離開此地后,多半會擔任某座書院的副山長。
當年醇儒陳淳安親自帶隊,領著一撥儒家門生趕赴劍氣長城。
與劉羨陽一起游歷劍氣長城的那撥儒家子弟,其中有身為醇儒陳氏子弟的賢人陳是,以及婆娑洲山麓書院的君子秦正修。
秦正修與顧曠又是至交好友,如今前者已經身在扶搖洲,跟五溪書院的王宰、天目書院的溫煜差不多,已經擔任一處儒家書院的副山長,由此可見,這些年輕有為的儒家君子,因為在戰事中各自大放光彩,所以在大戰落幕后,都一一走出書齋,憑借戰功和自身學識,得以身居要職,成為文廟真正的中堅力量。
為陳平安打開那道大門后,一位姓姜的老夫子抖了抖袖子,從里邊摔出十數人,紛紛站定后,都有些暈頭轉向,這些年被拘押在袖里乾坤中,各有山水道場,類似書齋,屋子里除了書就是書,再無別物。
都是當年想要去往嶄新天下避難的桐葉洲人氏,有三位元嬰境修士,七個金身境武夫,兩位遠游境宗師。
老夫子笑著解釋道:“是禮圣的意思,勞煩隱官帶回他們家鄉?!?
陳平安點點頭,“小事一樁,半點不麻煩?!?
在陳平安這邊和顏悅色,等到老夫子望向那些犯禁的十二人,可就沒什么好臉色了,“這些年閉門讀書,翻了不少圣賢書,你們就算是半個讀書人了,我們文廟剛好是個管讀書人的地方,返鄉以后,好好做人,將功補過?!?
“如果再落到我手上,呵呵?!?
陳平安笑著接話道:“其實他們能夠與姜夫子再次重逢,也挺好的,既然當年未能做到青山養老度危時,那就皓首窮經通文義,歷來只有投筆從戎、棄學修道的勵志典故,少有棄道學文或是棄武治學的先例,萬一被他們做成了,說不定還是一樁美談。”
姜夫子爽朗大笑,咱們讀書人說話就是好聽。
桐葉洲眾人這才看到一人,是位腰間疊刀、雙手籠袖的青衫客,年輕相貌,身份不明。
這幫桐葉洲的大爺,關起門來作威作福慣了,哪怕老夫子方才說了“隱官”二字,也還是一頭霧水。
只是再拎不清,也聽出了點苗頭,浩然修士里邊,竟然有人能夠讓禮圣親自發話?如果沒有聽錯的話,姜老夫子方才還用了“勞煩”一語?
不知是哪位駐顏有術、術法通玄的老神仙?
姜老夫子看著那群呆頭鵝,提醒道:“要不是剛好隱官路過此地,又湊巧是去往桐葉洲,有人順路捎帶一程,不然你們估計還要多翻七八年的圣賢書。愣著做什么,你們不得與隱官道聲謝?”
眾人聞言立即照做,結果一個個面面相覷,因為他們想要抱拳也好,行禮也罷,竟是低不下頭彎不下腰,一時間尷尬萬分。
陳平安看著這幫最會審時度勢的聰明人,笑瞇瞇道:“老神仙和大宗師們無需客氣,不敢當不敢當,道謝就免了吧,怕折壽?!?
另外一位老夫子說道:“喜燭道友,不妨現身。這撥人想要通過兩道大門,還需你護道一程。”
等到陳平安點點頭。
小陌這才恢復真身,將那十數人一并收入袖中。
隨后陳平安帶著小陌,沿著那條七彩琉璃色的光陰長河,走出桐葉洲天幕處的大門。
等到兩位劍修步入大門后,姜老夫子喟嘆一聲,“梧桐半死清霜后,爛攤子,就是個爛攤子?!?
另外那位陪祀圣賢想起一事,以心聲言語道:“關于桐葉洲,早年鄒子有一番讖語,作何解?按照現在的形勢來看,是鄒子算錯了?”
姜老夫子搖頭道:“現在就說鄒子失算,好像為時尚早?!?
鳳隨天風下,高棲梧桐枝,桃李春風花開日,鳳死清秋葉落時,樸素傳幽真,遂見初古人。
桐葉洲天幕處,陳平安讓小陌將那袖中十數人帶往別處,省得礙眼,至于他們如何御風返鄉,各自的故國家鄉是否還在,想必這幫人都不會太過上心。
陳平安與那位老夫子作揖再問道:“能不能幫晚輩找出那條風鳶渡船的蹤跡?”
老夫子點點頭,很快就為陳平安指明一處,正是趕往仙都山的風鳶渡船所在。
等到小陌返回后,雙方就化作劍光,去往渡船那邊,在風鳶渡船那邊飄然落地,小陌有些奇怪,輕聲道:“公子,米劍仙當下好像在閉關,劉宗主親自為米劍仙護道?!?
劉景龍走出屋子來到觀景臺,陳平安來到他身邊,問道:“米裕找到打破玉璞境瓶頸的契機了?”
這位米大劍仙,作為自家避暑行宮的扛把子,對于閉關破境一事,是有心理陰影的。
劉景龍點頭道:“厚積薄發,早晚的事?!?
陳平安搖搖頭,微笑道:“確實是早晚的事,但是比小陌那個‘最早’的預期,都要早上最少十年了,你跟我說實話,是不是你幫了大忙?”
劉景龍也不矯情,就大致說了其中緣由,憑借本命飛劍營造出一座太虛天地,先讓米裕置身其中,再牽引米裕心神,等于在旁觀道一場,看那天地之種種大道顯化,最終歸于一劍破萬法。至于此間真正玄妙,絕不是劉景龍與米裕言說幾句道理那么簡單,米??赡苁窃谀菆鎏斓刂校吹搅俗约旱娜松?,年輕時為何遞劍利落,之后又為何不敢遞劍,想起了他人的遞劍,想起那些家鄉劍修們,生死得轟轟烈烈,來去得無聲無息……
陳平安笑道:“回頭我準備躋身玉璞境之時,你也與我抖摟一手?”
劉景龍搖頭道:“只是米??戳擞杏?,對你沒什么用處。再者也不是我想要演化大道,就能隨隨便便做到的。”
陳平安重重一拍欄桿,“就知道!”
此舉肯定消磨了齊景龍不少年的道行。
劉景龍說道:“你不用太當回事,我其實同樣收獲不小?!?
對于外界而言,在落魄山觀禮正陽山之后,那座始終云遮霧繞的落魄山,終于掀開一角,雖說山主陳平安也是一位玉璞境劍修,可能還是來自劍氣長城的劍仙米裕,劍術最高,殺力最大。
一旦米裕成功躋身仙人境,對于整個寶瓶洲來說,不管是山上還是山下,都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畢竟任何一位嶄新大劍仙,除了中土神洲之外,對任何一洲山河的既有格局,都是一種巨大的沖擊。
劉景龍突然笑呵呵道:“不管怎么說,我也算幫了落魄山和陳山主一個小忙,喝點酒?與我道謝也好,還是提前預祝米裕破境,陳山主好像都沒有拒絕的理由吧?”
陳平安立即心知不妙,劉景龍破例主動喝酒,絕對是有備而來,斬釘截鐵道:“不著急,我還有點事,來渡船這邊不久留,馬上要動身去往別處。”
劉景龍一把拉住陳平安的胳膊,“各自幾壇酒而已,就憑咱倆的酒量,耽誤不了正事。”
陳平安拍了拍劉景龍的胳膊,不管用,使勁晃了晃手臂,依舊不管用,只得眼神誠摯道:“真有事!”
小陌只得幫忙解圍道:“劉宗主,公子真有一件大事要做,小陌只能是跟著,至多是幫忙開道,事后便無法護道半點了。”
劉景龍松開手,問道:“去往何處?”
陳平安說道:“去看一看那棵梧桐樹。”
劉景龍微微皺眉,“不等重返玉璞境?”
陳平安深呼吸一口氣,“反正境界高低意義不大,就不拖延了?!?
劉景龍只得提醒道:“小心。”
陳平安笑道:“只要不是與某人酒桌為敵,就都還好?!?
劉景龍沒心情跟這家伙插科打諢,問道:“如此一來,趕得上后天的慶典?”
陳平安點頭道:“這個肯定沒問題。如果談不攏,只會白跑一趟,或者說對方干脆都不想談,還有可能直接吃個閉門羹?!?
劉景龍問道:“馬上動身?”
陳平安忍不住笑道:“先去見一下小米粒,有人要我幫忙捎話。小陌,你稍等片刻,要是劉宗主實在想喝酒,嗯?”
小陌點頭道:“懂了?!?
劉景龍微笑道:“立春那天,陳平安你給我等著?!?
陳平安離開五彩天下時,已經夜幕沉沉,等到返回浩然天下,卻是晌午時分。
一個肩扛金扁擔的黑衣小姑娘,正在船頭船尾兜圈圈,趁著四下無人,右護法手持綠竹杖,趕緊抖摟一手瘋魔劍法。
陳平安翻越欄桿,來到渡船甲板上,笑道:“好劍法?!?
小米粒趕緊將手中行山杖往地上一丟,立即覺得不妥,又趕緊去撿回來,小跑向好人山主途中,小米粒輕輕拍了拍綠竹杖,聊表歉意。
陳平安說道:“去了趟五彩天下,見著了吳先生,他讓我捎句話,與你問個好。”
小米粒抿起嘴,使勁點頭不停,然后咳嗽幾聲,板著臉道:“吳先生客氣哩?!?
就像吳先生就在身邊一樣,然后一大一小的兩位老江湖,見著了面,在那兒客套寒暄。
陳平安彎下腰,摸了摸小米粒的腦袋。
小米粒笑得一雙眼眸瞇成月牙兒,就將綠竹杖和金扁擔都捧在懷中,一只手牽住好人山主的袖子,一起散步,輕聲道:“我回頭在落魄山,多備些瓜子、糕點和小魚干?!?
陳平安點頭道:“可以有,還是小米粒想得周到?!?
小米粒問道:“好人山主忘啦?”
陳平安低頭望去,故意一臉疑惑道:“怎么講?”
小米粒笑哈哈道:“周到周到,我姓周嘞。”
陳平安恍然道:“原來如此,難怪如此。”
自家落魄山,就沒有陳靈均不敢惹的修士。
當然也沒有小米粒拿不下的長輩。
飛升城那邊,寧姚坐在一間屋內,在為那個名叫馮元宵的小姑娘指點修行。
桌旁還坐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顯得極為古怪靈精,正在高高舉起手中一枚印章,借著燈光,看那印文。
是她從某個家伙的宅院廂房那邊桌上“撿來”的,寧姚倒是沒攔著,只說讓她記得還回去。
印文不大,印文很多,刻著一些寓意美好的吉語:書生意氣劍仙風流神仙眷侶兒女情長。
陳平安離開飛升城之前,給寧府留下了好些春聯和福字。
也沒忘記給丘垅和劉娥這對夫妻檔的新酒鋪,寫了一塊匾額和幾副楹聯。
一位重新遠游的白衣少年,在夜幕中獨自御風,閑來無事,便高高舉起手臂,雙指并攏,在空中帶出一連串的流光溢彩。
落魄山的山腳那邊,如今暫任看門人的仙尉,仙尉是假道士真書生,窮是真的窮,虧得素未蒙面卻佩服不已的大風兄弟,留下了那座書山。故而每天也沒閑著,不是看那個叫岑鴛機的女子武夫,沿著山道階梯來回走樁,就是用心翻閱大風哥的那些珍藏書籍,一些書頁間,每當有那“略去不提”的段落,便會夾有一張紙,原來是那位才情驚人的大風哥,自己提筆,寫下那數百字不等的精彩內容。
我大風哥真乃神人也!
直教人看得心腸滾燙啊。
絕頂高人,吾輩宗師!
陳靈均來到山腳這邊,看著仙尉老弟把自己包裹得像個粽子,縮手縮腳窩在椅子上邊,所幸還拎著個老廚子親手打造的手爐,不過仙尉老弟最近瞧著心情很不錯啊,每天都跟發了大財差不多。
陳靈均坐在一旁的竹椅上,笑道:“好歹是個修道之人,怎么這么經不起風寒?”
仙尉叫苦連連,“下五境修士,天寒地凍的,更難熬啊。靈均老弟你也太不知民間疾苦了?!?
陳靈均笑呵呵,沒說什么。
以前在那黃庭國御江水域,其實是知道一些的。
御江水神兄弟在那些年里,耗費了不少的水府香火,讓轄境之內避開了數場旱澇天災。
仙尉好奇問道:“大風兄弟啥時候回來?”
陳靈均搖頭道:“難說啊,回頭我問問老爺吧?!?
確實十分懷念鄭大風在落魄山看大門的那段歲月。
人生兩無奈,男人空有才學沒背景,女人空有臉蛋沒背影。
是鄭大風說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
高邮市|
武隆县|
宁德市|
平谷区|
兴文县|
临沂市|
滕州市|
民丰县|
郴州市|
顺义区|
榆社县|
辉南县|
滨海县|
扬州市|
广昌县|
龙门县|
沾益县|
娱乐|
铁岭市|
桦川县|
安塞县|
洛南县|
镇沅|
怀柔区|
亚东县|
亚东县|
西峡县|
尚志市|
安西县|
中牟县|
白山市|
盈江县|
凤凰县|
湖州市|
花莲市|
四川省|
乌苏市|
讷河市|
耒阳市|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