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百五十二章 大概-《劍來》


    第(2/3)頁

    老觀主問道:“這個年輕人,可曾知道自家事?”

    崔東山笑道:“知不知道,都還是那個劉羨陽。”

    所以田婉為劉羨陽和泥瓶巷稚圭牽紅線,當然不是她隨意為之。

    老天爺賞飯吃,就能安身立命,一輩子穩當過日子,祖師爺賞飯吃,就有一技之長傍身,到哪里都能混口飯吃。

    可一個人若不知轉念,不去回想,其實哪怕老天爺和祖師爺一起賞飯吃,還是白搭,就像一個人空有飯碗而無米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為不懂得作退一步思量,按照山上的說法,這就叫術道兩不契。

    劉羨陽當然資質很好,可其實天底下不知多少擁有修道資質的神仙種子,就那么悄悄消磨在世道里,甚至過日子討生活,過得還不如很多凡俗夫子,如果劉羨陽人心稍有岔路,比如憊懶,比如吝嗇,說不定如今的槐黃縣城,就會多出個成天游手好閑、一年到頭只會怨天尤人的光棍漢。

    崔東山笑問道:“前輩,給個符合一件仙兵的價格吧?”

    老觀主伸手一抹,桌上憑空鋪出一張紫氣升騰的云紋紙,雙指并攏作畫。

    天下道書最重者,莫過于寫三山文、繪五岳真形之符圖,遠古仙官神人,非有仙名綠籍者不可傳授。

    早先的修道之士,尋名山覓大水,開山立派,臨水建城,多佩此圖,山鬼魑魅,水仙怪異,一切邪祟不敢近身。最后道法流散,廣布人間,除了大為流傳的搜山圖,就還有這五岳真形圖,只是后世繪制這種道圖的練氣士,根本不得其道法真韻,屬于不得其門而入,形都不似,神氣自然更散。

    崔東山知道老觀主會知道自己知道他會給什么。

    都不用多說什么的。

    崔東山趴在桌上,嘖嘖稱奇,以表敬意和謝意。

    老觀主用的是道法,消耗的是道氣,灌注其中的是高妙道意,簡而言之,在老觀主描摹此圖的這條道法脈絡上,如同拓碑之法,是摹拓越多,意思越淺。

    朱斂仔細看著老道人的繪畫,微笑道:“無力買山學丹青,氣象萬千入畫中。”

    以后自己模仿起來,九分形似都不難,但是到底能有幾分神似,就得等到落筆才知答案了。

    崔東山捻起畫卷一角,輕輕晃了晃,掂量了一下重量。

    猜測這位老觀主是第二次如此施展神通了,若是首次,會是攻守兼備的仙兵品秩。所以手中這幅真形圖,就遜色一籌了。

    這幅道書祖圖,差不多可以譽為次一等真跡。

    可惜只是半仙兵品秩,如果當成是一件攻伐重寶,用完就沒,只是這就暴殄天物了,可要是拿來裱成畫圖,懸掛家宅之內,那可就了不得了,就一句話,約莫千年之內,橫禍不起,禎祥云集,再無“高明之家,鬼瞰其戶”的憂患。

    崔東山嘆了口氣,“前輩,裝裱掛在墻壁上,到底不如配軸方便攜帶在身啊。”

    老觀主無動于衷。

    崔東山只得說道:“前輩自己都說了稍稍煉化,就是件仙兵,可這幅道圖,晚輩咋個煉化,如何能夠提升為仙兵?再說了,前輩這等手筆,近乎止于至善了,晚輩既無本事,更不忍心、更更不敢畫蛇添足。”

    老觀主笑道:“那貧道就將‘煉化仙兵’那句話收回好了,你們是想要假裝沒聽見,還是貧道麻煩點,收回一句話,讓你們真的聽不見?”

    山門那邊的小米粒其實一直盯著桌子,她主要是擔心瓜子磕沒了,或是茶水不夠了。

    她突然發現大白鵝一只手繞在背后,朝自己勾了勾。

    小米粒使勁皺著兩條小眉毛,大白鵝這是要干嘛?自己這個機靈的小腦闊兒,不太夠用了啊。

    她用心想了想,還是想不明白哩,那就是有心無力,幫不上忙嘍。

    小米粒不管了,就自顧自將一句話提前說出口,踮起腳尖,對那位神色慈祥的老道長大聲喊道:“老道長,茶水喜歡不得?要不要送你些茶葉?”

    老觀主笑著點點頭。

    小米粒立即飛奔向鄭大風的那座宅子,給老道長拿茶葉去了,一邊跑一邊轉頭提醒道:“老道長,不是趕客啊,繼續喝茶嗑瓜子,稍等片刻,不著急啊,我幫忙多拿些。”

    老觀主站起身,只是桌上便跟著多出了兩支白玉畫軸。

    朱斂跟崔東山相視一笑。

    果然還是咱們右護法的架子大,最有面子。

    老觀主一揮袖子,將那塊石崖收入袖中,河畔青崖其實依舊在,形在神離罷了。

    崔東山收起了畫卷和白玉軸,然后與朱斂都站起身,這點待客禮數還是要講一講的。

    不料老觀主重新落座,冷笑道:“怎么,貧道說要走了嗎?落魄山要趕客?”

    崔東山一屁股坐下,朱斂笑問道:“不如上山吃頓飯再走?”

    結果老觀主置若罔聞,又站起身,說道:“不管是夢醒還是入夢,以后到了青冥天下,都當你欠貧道一頓飯。如果你就這么老死于此山中,就當貧道什么都沒說。”

    朱斂笑著點頭。

    老觀主最后從那個黑衣小姑娘手中接過一罐茶葉,道了一聲謝。

    小米粒撓撓頭,“老道長太客氣嘞。”

    老觀主舉目遠眺,山水綿延,水低山高。

    為何登山,何為修道?

    一人喃喃,群山回響。

    ————

    城頭這邊,魏晉和曹峻莫名其妙的,就像成了劍氣長城的東道主,來來往往的,都得來他們這邊打聲招呼。

    曹峻還挺開心,最近這段歲月,可謂時來運轉,待在左右身邊練劍不說,接連遇到了一眾大人物,先是遇到了個好像是陳平安便宜舅舅的不知名道士,此后是重返故鄉的寧姚,齊廷濟,陸芝,還有那位白玉京三掌教,陸沉甚至還當面邀請自己去往青冥天下,進不去避暑行宮怎么了,咱曹峻大爺只要點個頭,就能跟隨陸掌教去白玉京做客!

    陳三秋和疊嶂直接落在邵云巖身邊。

    這位昔年的春幡齋劍仙這邊,還有酡顏夫人,和龍象劍宗的數位劍子。

    邵云巖給兩位本土劍修大致解釋了情況,對于陳三秋,邵云巖還是極為看好的。

    陳三秋疑惑道:“邵劍仙,陳平安是又破境了?”

    邵云巖搖搖頭,“還是玉璞境,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陸掌教借了那頂蓮花冠給隱官之后,境界一下子就看不真切了。”

    陳三秋能夠隨便對陳平安直呼其名,邵云巖還是要敬稱為隱官的。

    疊嶂說道:“人走到哪里,買賣就跟到哪里,二掌柜肯定不會虧的。”

    酡顏夫人原本在陳平安這邊,好不容易多出點底氣,結果被今天這么一鬧,又開始對隱官大人犯怵了。

    怎的,在浩然天下當了文圣老爺的關門弟子,在劍氣長城當了末代隱官,還不罷休,將來還要去青冥天下,當那白玉京四掌教不成?

    陳三秋單膝跪地,眺望遠方,怔怔出神。

    喜歡喝酒的惆悵遠行客,好不容易回了家鄉,所思之人卻又在他鄉,連酒都不敢喝了。

    身邊的疊嶂,女子獨臂,一只袖管挽了個結,身姿瘦弱纖細,卻背了一把大劍。

    浩然天下的景象,確實無奇不有,山河壯麗,四季有四季的風致,水面清圓碧,山花開如燃。江上漁翁一蒿撐起,余霞共春水,一并散成綺。都是極美的景象,只是看過了,其實也就那樣。看見的多,忘記的也多。

    倒是陳三秋,多出了一本游記筆札,詳細記錄一路的風土人情和所見所聞。

    邵云巖知道那兩把劍的由來,是阿良當年與大驪那座仿白玉京“借來”的,打趣道:“你們兩個跟隱官關系這么好,竟然還錯過了落魄山的宗門慶典,很不應該的,怎么,是擔心大驪宋氏跟你們討要這兩把長劍?”

    寶瓶洲,尤其是大驪王朝的劍道氣運,其實憑此會無形中得到一些饋贈。

    再加上陳平安和魏晉的存在,就像一處原本不宜耕種的貧瘠田地,會不斷有劍道種子生發。

    至于舊朱熒王朝的那點劍道氣運,相較于劍氣長城來說,實在是不算什么。

    疊嶂扯了扯嘴角,“還劍?還什么劍,是阿良送給我們的,大驪朝廷有本事就去跟阿良掰扯。”

    陳三秋笑道:“沒事,跟陳平安不用客氣,大不了以后落魄山有下宗慶典,我和疊嶂會各自給出兩份禮物。”

    這些年在浩然各洲的游歷,煉劍修行之外,外物一事,小有收獲,比如期間與疊嶂在流霞洲,誤入一處禁制重重的山水秘境,雙方都撿了點寶貝。

    跟疊嶂約好了,以后等誰躋身了上五境,就在蠻荒天下創建屬于他們自己的劍道宗門。

    疊嶂當宗主,他則來當開山掌律祖師。

    五彩天下的飛升城,不用多說,爭的都不是什么一時一地,而是整座天下的千秋萬載。

    浩然天下,齊廷濟建立了龍象劍宗。陳平安的落魄山也是宗字頭了。

    青冥天下,只說朋友里邊的董畫符和晏溟,肯定都不會一輩子當什么道官,將來都是要開山立派的,估計會像自己跟疊嶂差不多,兩人合伙。不愿掙錢晏胖子,花錢流水董黑炭,真是絕配。

    尤其是董畫符,打小就是性情古怪的孩子,用董三更的說法,就是我董家出了個了不得的天才啊,為啥?小小年紀,就曉得遛阿良了。

    董畫符確實大小就跟阿良親近,半點不見外,每次出門都喜歡找阿良,一路跑去,順便一路挑選,最后原路返回,因為身邊多了個錢袋子的阿良,孩子就是一遍遍的“阿良,給錢。”

    跟太象街和玉笏街的同齡人吵架或是干架,打得過也就罷了,打不過就撂句狠話,“等著,我去找阿良,讓他砍死你。”

    遇到那些個拿他娘親愛慕阿良這件事來調侃的混不吝大人,“跟我瞎橫個什么,小心我把阿良放出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饶平县| 黎城县| 泾源县| 韩城市| 东城区| 邻水| 滁州市| 华安县| 育儿| 耒阳市| 镇江市| 随州市| 靖州| 安义县| 吐鲁番市| 易门县| 永兴县| 耿马| 龙山县| 科技| 常山县| 井研县| 闻喜县| 北安市| 北票市| 云阳县| 清苑县| 霍山县| 永仁县| 宜阳县| 甘泉县| 鸡西市| 绵阳市| 苗栗县| 金山区| 保靖县| 合川市| 阿瓦提县| 五台县|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