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北俱蘆洲無奇怪-《劍來》
第(3/3)頁
他與許弱和那個“老木匠”關系一直不錯,只不過當年后者爭墨家巨子落敗,搬離中土神洲,最后選中了大驪宋氏。
當時與他們這一脈墨家一起的,還有陰陽家陸氏的旁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打造那座足可鎮殺仙人境修士的仿制白玉京。
不但如此,那位陰陽家大修士還有更加隱蔽的陰毒手段,蠱惑大驪先帝違反儒家禮制,擅自修行躋身中五境,一旦皇帝破境,就會保持靈智的同時,又可以秘密淪為牽線傀儡,而且一身境界會蕩然無存,等于重返一介凡俗夫子之身,到時候當時還在大驪京城的山崖書院也好,遠在寶瓶洲中部的觀湖書院也罷,便是察覺出端倪,也無跡可尋,這等仙家大手筆,確實只有底蘊深厚的陰陽家陸氏,可以想得出,做得到。
關于此事,連那個姓欒的“老木匠”都被蒙蔽,哪怕朝夕相處,仍是毫無察覺,不得不說那位陸家旁支修士的心思縝密,當然還有大驪先帝的城府深沉了。
國師崔瀺和齊靜春的山崖書院,都是在這兩脈之后,才選擇大驪宋氏,至于這崔瀺和齊靜春兩位文圣弟子在輔佐和治學之余,這對早已反目成仇卻又當了鄰居的師兄弟,真正的各自所求,就不好說了。
最后那個阿良一來。
徹底改變了大驪和整個寶瓶洲的格局。
阿良的一劍之后,傾盡半國之力打造出來的仿白玉京運轉不靈,數十年內再也無法動用劍陣殺敵于萬里之外,大驪宋氏損失慘重,傷了元氣,不過因禍得福,那位秘密蒞臨驪珠洞天的掌教陸沉,似乎便懶得與大驪計較了,從來到浩然天下,再到返回青冥天下,都沒有出手銷毀大驪那棟白玉京,陸沉的手下留情,至今還是一件讓許多高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事,若是陸沉因此出手,哪怕是遷怒大驪王朝,有些過激之舉,中土文廟的副教主和陪祀圣人們,都不太會阻攔。
之后就是大驪鐵騎加速南下。
打造仿白玉京,消耗了大驪宋氏的半國之力。
此外,大驪一直通過某個秘密渠道的神仙錢來源,以及與人賒賬,讓欒巨子和墨家機關師打造了足足八座“山岳”渡船。
可以說,只要大驪南下之勢受阻不暢,在某地被阻滯不前,只需要再拖上個三五年,哪怕大驪鐵騎戰力受損不大,大驪宋氏自己就支撐不下去。
所以說,朱熒王朝當時拼著玉石俱焚,也要攔下大驪鐵騎,絕非意氣用事,而那些周邊藩屬國的拼死抵御,用動輒數萬十數萬的兵力去消耗大驪鐵騎,幕后自然同樣有高人指點和運作,不然大勢之下,明明雙方戰力懸殊,沙場上是注定要輸得慘烈,誰還愿意白白送死?
這位墨家老修士以往對崔瀺,早年觀感極差,總覺得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太虛了,與白帝城城主下出過彩云譜又如何?文圣昔年收徒又如何,十二境修為又如何,單槍匹馬,既無背景,也無山頭,何況在中土神洲,他崔瀺依舊不算最拔尖的那一小撮人。被逐出文圣所在文脈,卷鋪蓋滾回家鄉寶瓶洲后,又能多大的作為?
但是當許弱說服墨家主脈如今的巨子后,他們真正來到了寶瓶洲這偏居一隅的蠻夷之地,才開始一點一點認識到崔瀺的厲害。
去年在大驪鐵騎被朱熒王朝阻擋在國門之外的險峻關頭,大概是為了安撫人心,大驪南下的洶涌大勢當中,一直不太喜歡露面的崔瀺,總算拉著一些老頭子,坐下來開誠布公,好好聊了一次,不是聊什么大驪必然成功、以及成功之后的如何瓜分利益,崔瀺只聊了接下來十年之內,大驪鐵騎的每一個推進步驟,幾乎具體到了每一年大驪三支鐵騎,分別與誰交手、在何地作戰,雙方戰損如何,與之對應的大驪國庫狀況,等等,皆是細到不能再細的“小事”,然后再是觀湖書院、真武山和風雪廟這些寶瓶洲的山巔勢力,各自態度在不同階段,會有什么細微變化,以及神誥宗祁真會在何時入局,終于愿意見一見大驪使節,之后崔瀺連大驪未來新版圖上的死灰復燃,與大驪駐軍的反復拉鋸,導火索因何而起,又該如何收場,大驪在此期間的得失,一一闡述,娓娓道來。
崔瀺在最后,讓眾人拭目以待,信與不信,是半途而廢抽身而退,還是加大押注,不用著急,只管隔岸觀火,看看大驪鐵騎是否會按照他崔瀺給出的步驟拿下的朱熒王朝。
事實證明,崔瀺是對的。
直到那一刻,這位老修士才不得不承認,崔瀺是真的很會下棋。
不過老修士也是個鉆牛角尖的,不信邪,就跑去問崔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他根本不信天底下有什么料敵如神和未卜先知,畢竟一洲爭勝,不是真的棋手在那搗鼓幾顆棋子。
崔瀺就帶著他去了一處戒備森嚴的大驪存檔處,秘密建造在京城郊外。
將近五百余人,其中半數修士,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收取諜報、擷取信息,以及與一洲各地諜子死士的對接。
寶瓶洲所有王朝和藩屬國的兵馬配置、山上勢力分布、文武重臣的個人資料,分門別類,一座高山腹部全部掏空,擺滿了這些累積百年之久的檔案。
這還不算最讓老修士震撼的事情,真正讓墨家老修士感到可怕的一件事,還是一件很容易被忽略的“小事”。
當時一襲儒衫的大驪國師,領著他瀏覽那座名為“書山”的大驪禁地,一路上,來往之人,無一例外,腳步匆匆,見到了一國國師,只是稍稍避讓而已,然后就此別過,沒有跪拜作揖,沒有客套寒暄,即便國師有所詢問,也是一問一答,雙方言語簡潔,然后就此分道而行。
作為墨家高人,機關術士中的翹楚,老修士當時的感覺,就是當他回過味來,再環顧四周,當自己置身于這座“書山”其中,就像身處一架震古爍今的龐大且復雜機關之中,處處充滿了準繩、精準、契合的氣息。
歷史上浩浩蕩蕩的修士下山“扶龍”,比起這頭繡虎的作為,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稍有成就,便歡天喜地。
聲名狼藉的亞圣首徒在離開群星薈萃的中土神洲之后,沉寂了足足百年。
說來可笑,在那八座“山岳”渡船緩緩升空、大驪鐵騎正式南下之際,幾乎沒有人在乎崔瀺在寶瓶洲做什么。
————
一路上,陳平安都在學習北俱蘆洲雅言。
這一點北俱蘆洲要比寶瓶洲和桐葉洲都要好,雅言通行一洲,各國官話和地方方言也有,但是遠遠不如其余兩洲復雜,而且出門在外,都習慣以雅言交流,這就省去陳平安許多麻煩,在倒懸山那邊,陳平安是吃過苦頭的,寶瓶洲雅言,對于別洲修士而言,說了聽不懂,聽得懂更要滿臉蔑視。
披麻宗渡船即將落下,陳平安整理好行禮,來到一樓船欄這邊,那些拖拽渡船、凌空飛掠的力士大軍,十分玄奇,似乎不是純粹的陰物,而是一種介于陰靈鬼物和符箓傀儡之間的存在。
腳下就是廣袤的骸骨灘地界,也不是陳平安印象中那種鬼蜮森森的氣象,反而有幾處絢爛光彩直沖云霞,縈繞不散,宛如祥瑞。
骸骨灘方圓千里,多是平原灘涂,少有尋常宗字頭仙家的高山大峰,重巒疊嶂。
骸骨灘轄境唯有一條大河貫穿南北,不似尋常江河的蜿蜒,如一劍劈下,筆直一線,而且幾乎沒有支流蔓延開來,估計也是暗藏玄機。
披麻宗渡船上唯有一座仙家店鋪,貨物極多,鎮鋪之寶是兩件品秩極高的法寶,皆是上古仙人的殘損遺劍,如果不是雙方劍刃開卷頗多,并且傷及了根本,使得兩把古劍喪失了修繕如初的可能性,否則應該都是當之無愧的半仙兵,最為人稱道之處,在于兩把劍是山上所謂的“道侶”物,一把名為“雨落”,一把名為“燈鳴”,相傳是北俱蘆洲一雙劍仙道侶的佩劍。
故而渡船不拆開售賣,兩把法劍,開價一百顆谷雨錢。
這樁買賣還有個噱頭,地仙劍修購買,可以打八折。上五境劍仙出手,可以打六折。
只不過相對地仙修士,價格實在是昂貴了些,對于一位上五境劍仙,更顯雞肋。
陳平安也就過過眼癮,囊中羞澀嘛,何況哪怕手頭有錢,陳平安也不當這個冤大頭。
不過陳平安還是在掛“虛恨”匾額的店鋪那邊,買了幾樣討巧廉價的小物件,一件是連接砥礪山鏡花水月的靈器,一支青瓷筆洗,類似陳靈均當年的水碗,因為在那本倒懸山神仙書上,專門有提及砥礪山,此處是專門用來為劍修比劍的演武之地,任何恩怨,只要是約定了在砥礪山解決,雙方根本無需訂立生死狀,到了砥礪山就開打,打死一個為止,千年以來,幾乎沒有特例。
再就是一方古色古香的詩文硯臺,和一盒某個覆滅王朝末代皇帝的御制重排石鼓文墨,總計十錠。
等到陳平安與店鋪結賬的時候,掌柜親自露面,笑吟吟說披云山魏大神已經發話了,在“虛恨”坊任何開銷,都記在披云山的賬上。
陳平安也沒客氣,還問了一句,那我如果再買幾件,行不行?
掌柜笑著搖頭,說魏大神也說了,在他這個掌柜出面后,雙方約定就要作廢。
陳平安還是笑著與掌柜致謝,一番攀談之后,陳平安才知道掌柜雖然在披麻宗渡船開設店鋪,卻不是披麻宗修士,披麻宗篩選弟子,極其慎重,祖師堂譜牒上的名字,一個比一個金貴,而且開山老祖當年從中土遷徙過來后,訂立了“內門嫡傳三十六,外門弟子一百零八”的名額。所以骸骨灘更多還是他這樣的外來戶。
老掌柜是個健談的,與陳平安介紹了骸骨灘的諸多風土人情,以及一些山上禁忌。
兩人在船欄這邊談笑風生,結果陳平安就轉頭望去,只見視野所及的盡頭天幕,兩道劍光縱橫交錯,每次交鋒,震出一大團光彩和電光。
老掌柜見怪不怪,笑道:“常有的事情,咱們這邊的劍修在舒展筋骨而已,陳公子你看他們始終遠離骸骨灘中央地帶,就明白了,不然雙方真要打出真火來,哪里管你骸骨灘披麻宗,便是在祖師堂頂上飛來飛去,也不奇怪,大不了給披麻宗修士出手打飛便是,吐血三升什么的,算得了什么,本事足夠的,干脆三方亂戰一場,才叫舒坦。”
陳平安無言以對。
這北俱蘆洲,真是個……好地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林口县|
扶余县|
疏附县|
新和县|
灌云县|
资中县|
南宫市|
汝南县|
罗平县|
平湖市|
石柱|
彰武县|
赞皇县|
绥阳县|
河东区|
临潭县|
临邑县|
海伦市|
衡山县|
合水县|
明光市|
化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关岭|
威海市|
分宜县|
进贤县|
兴山县|
康马县|
剑河县|
灵武市|
剑阁县|
鄄城县|
新沂市|
麦盖提县|
略阳县|
景洪市|
新邵县|
永昌县|
芜湖县|